江苏资本发力“一带一路”

25.06.2015  11:27

  当前,江苏沿海地区正面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对接国家战略,江苏有哪些创新之举?近日,记者在连云港、盐城等地采访获悉,掘金“一带一路”,江苏资本运作正不断发力。

  跟上国家战略步伐,就要抓住大项目

  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连云港的中哈国际物流合作基地,码头上,堆放整齐的集装箱整装待发。中哈物流基地正是工行连云港分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由于班列开通,再加上连云港地处港口的便利,货物可以先由船运至物流基地,再由班列通过大陆架直运中亚,运输和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中哈物流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去年5月,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一期投产运营。今年2月,“连云港———阿拉木图”货运班列从中国连云港首发,仅仅用6天时间就抵达阿拉木图。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哈首个物流方面的国际合作平台项目。通过这一物流干线,哈萨克斯坦不仅可源源不断进口来自中国的丰富商品,而且大大便利矿产原材料等货物出口到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

  工行连云港分行行长卞俊峰介绍说,连云港重点建设项目较多,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截至5月末,工行连云港分行已审批港口物流类项目11个,融资金额达35亿元。其中,为总投资3.2亿元的中哈物流场站连云港物流堆场审批项目贷款2亿元,为中云台区域性国际物流园区堆场项目发放贷款6.2亿元;为总投资8亿元的港口集团旗台堆场项目完成贷款审批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连云港主港区堆场不足的瓶颈难题。

  经贸往来热起来,就得力推创新业务

  盐城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连接点、江苏沿海中心枢纽,和东北亚的经贸往来十分密切。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是盐城当地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其直接、间接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达上千家,资金结算量达千亿元以上,是本外埠、内外资各商业银行的重点竞争客户。

  东风悦达起亚以往对外签订合同基本是以美元作为贸易币种,购付汇币种基本为美元,韩国供应商收汇后需进行转韩元的购汇操作,这一方面增加韩国供应商的汇兑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东风悦达起亚的议价能力。为此,交行盐城分行为东风悦达起亚设计了“韩元融资业务”,去年6月,该行成功为其办理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首笔韩元融资业务,融资金额达2.3亿韩元。

  对此,交行盐城分行国际部总经理孙傲蕾介绍说,韩元作为融资币种的融资业务是国内首创,该笔业务项下的韩元融资资金来源于人民银行与韩国央行货币互换项下的拆借资金,由交通银行总行向人民银行拆入。这是人民银行对外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来,首次由商业银行使用国家央行间货币互换项下的资金。

  汇聚社会资本力量,需要政府背后推一把

  让源源不断的资金汇聚到“一带一路”上,除了金融机构在发力之外,政府也要在背后推一把。

  实际上,我省从2009年起,就开始探索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与社会资本合作,先后设立了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紫金文化发展基金、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为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江苏“一带一路”建设领域,记者了解到,今年,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和苏豪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

  据省财政厅相关人士介绍,基金2015年首期规模30亿元(人民币),2017年总规模达到100亿元。基金主要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投资,重点支持支持我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并购、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引导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和集聚发展;支持“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内的项目和产品进出口业务的拓展;建立健全我省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同时,基金运作采取委托投资管理的方式,不设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以全额资产形成投资基金,开展投资运作。

  江苏经济报记者朱彬彬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