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政引金融“活水”浇灌制造业

25.11.2016  11:35

  本报讯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着重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创新实施“小微创业贷”和“科技资金池”两大业务,有效增加制造业信贷投放,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是制造业中的主力军,针对这类企业存在轻资产、有业务、无抵押、缺资金的实际情况,财政部门要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江苏省财政厅金融处副处长韩召迎说。

  该省以“两无四有”为审贷标准,只要是无抵押、无担保,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及定单、有稳定的银行流水单、账表齐全和有正常的纳税记录,中小企业就可以按相关要求申请办理“小微创业贷”或“科技资金池”贷款。

  为了更大力度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16年,江苏省财政厅在继续做好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小微创业贷”试点范围,在苏州等其余8市开展“小微创业贷”(第二期)业务。“小微创业贷”(第二期)进一步扩大基金盘子,再筹集10亿元的融资基金,增加100亿元的贷款规模,实现了“小微创业贷”全省全覆盖。韩召迎表示,到2017年7月,全省“小微创业贷”总规模力争达到200亿元,惠及全省成长型、创新型小微企业。

  据了解,“小微创业贷”贷款利率控制在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0%以内,不收取任何担保费和融资手续费。同时,该省建立了以财政为主的风险共担机制,大大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使银行敢于降低贷款门槛,下调贷款利率。截至2016年8月底,5个试点地区累计发放“小微创业贷”134.45亿元,贷款余额约100亿元;支持了3295户小微企业获得低门槛、低成本贷款,户均贷款354万元;平均执行费率5.44%,远低于市场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水平。另据不完全统计,1年多来受惠于“小微创业贷”服务的企业,累计新增销售收入近25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

  “科技资金池”是由江苏省财政厅引导市、县出资建立资金池,合作银行根据协议按资金池额度的一定比例放大,安排信贷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合作银行根据资金池的支持方向,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推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型产品,缩短贷款流程和审批链条,创新担保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绿色信贷通道。同时,公开引入银行、担保机构开展合作,形成了政府和金融机构风险共担的模式。市、县财政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择银行、担保等合作机构,通过“资金池+银行”或“资金池+银行+担保”等模式,资金池、银行、担保三方各自按照约定比例进行责任和风险分担。由合作银行、担保公司按照独立审贷、审核的原则,以市、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为项目源,按资金池金额不低于10倍的比例放大,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此外,该省建立科技企业项目库,实现对科技重点项目的定向扶持。各地财政部门会同科技、经信等部门积极开展了贷款企业推荐工作,并协调人行等相关部门开展企业的资信调查,服务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融资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62个资金池入库科技型企业超过13000家,实现了市、县全覆盖。资金池总规模11.71亿元,其中江苏省财政厅安排资金4亿元,市、县(市、区)财政安排资金7.71亿元。近5年来,累计撬动银行投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3.9亿元,支持了5322户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为支持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