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政:善用“大数据”,让违规资金无处遁形
财政下达给预算单位的钱在使用上有无违反有关财经制度?“三公”经费开支是否合规?现在,只要登录江苏省财政厅的“财政监督分析系统”,大数据就会给出准确的答案。近日,记者从江苏省财政厅获悉,该系统自2016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通过对江苏省级预算单位财政财务海量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使得相关预算单位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行为无处遁形。
“公车是不是在定点维修点维修的?开票单位怎么填写的是‘个人’,这是不是意味着费用支付给了‘个人’?”在“财政监督分析系统”中,某省级行政机关的一条信息引起了江苏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工作人员的注意,虽然只有区区六十几元钱的公车维修费,但由于收款人是“个人”而被系统筛查了出来。像这样的违规问题,“财政监督分析系统”做到了精准亮剑。“纳入系统监管的单位都逃不过大数据的火眼金睛。”江苏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系统中的“公务车维修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情况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国库集中支付中车辆维修费的收款人名称与政府采购公务用车维修定点单位名单,可以非常迅捷地发现预算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政府采购制度,在非政府采购定点单位维修公务车的问题。
在大数据的“法眼”之下,备受社会关注的单位年底“突击花钱”现象也有望得到遏制。系统能将疑似问题,以疑点的方式进行展示。“哪些预算单位年底支出大量资金,超常规突击花钱,这些在系统里面一览无余。对此,我们会进一步调查、核实。”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系统可以列出预算单位年末支付宾馆、饭店、餐饮公司等费用情况明细,而数据来源于国库集中支付明细数据。通过筛选、整理各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宾馆、饭店、餐饮公司的记录,分析单位支付费用的合规性,从而确定需要进一步延伸到现场检查的对象。
财政监督分析系统的强大之处还表现在覆盖了以往监督检查工作中的盲点。“单位利息收入是否按非税资金的管理规定及时上缴财政专户,长期以来是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系统对相关数据加工处理,可以迅速发现应缴未缴利息收入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由于人力有限,现场检查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而现在通过系统筛查实现了无差异全覆盖,这在决算账表一致性核查方面尤为明显。追溯到预算单位的会计凭证,看看预算单位报给财政部门的决算数据是否与单位财务核算数据一致,差异之处一目了然。”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软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充分运用和分析大数据。在推广运用大数据助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方面,江苏率先在全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江苏省财政厅监督机构负责人表示,“财政监督分析系统”在采集省级部门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单位财务核算、部门决算等数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单位等数据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财务管理业务的要求设定规则,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比对,筛查出问题与疑点,提高财政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该负责人说,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实现财政资金全过程监督。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了财政资金过程监管、全面监管的信息平台,实现从财政资金预算编制源头,到预算执行、支付使用、账务处理和决算结果的全面监督,增强财政部门查错纠弊、促进规范、完善管理的能力,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同时,提高了财政基础数据利用。破除财政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对现有的财政各类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充分利用,实现关键数据的关联与比对,形成跨部门、跨年度的交叉监督和决策分析,为财政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此外,提高财政监督检查的精准性。通过系统筛查,筛选出问题和疑点较多的单位,为确定监督检查对象提供参考,使财政监督检查从点式“叉鱼”提升到面式“网鱼”。
“大数据筛查的结果可以作为现场检查的重要参考,让检查人员在进点前可掌握被查单位情况、确定检查重点,使财政检查更加有的放矢。”大数据是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利器,江苏未来又将如何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功能?该负责人认为,江苏要充分挖掘财政大数据资源,构建省市县乡信息互通的一体化监督业务平台;在财政监督检查业务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分析规则,提升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深入挖掘财政数据、采集其他部门数据,扩展系统基础数据,拓展筛查范围;根据基础数据的更新频率,逐步由事后监督提升为动态实时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