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话剧《中山码头》 参演中国戏剧节获好评

08.11.2015  11:54

  再过一个多月,就将迎来第二个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前,由江苏省文联组织创作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话剧《中山码头》,受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组委会之邀,在苏州开明大戏院上演。此剧悲壮动人的情节,精湛真实的演技,让台下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在11月6日举行的剧目评论会上专家赞不绝口。

  去年12月8日,话剧《中山码头》在江苏省文联艺术剧场进行了首场演出,引发强烈的反响。《中山码头》讲述了1937年日军兵临南京城下,在中山码头做生意的吴老板家破人亡,最终开着小火轮毅然冲向日寇的舰艇的故事。与很多话剧不一样的是,《中山码头》的演出现场,台下一直十分安静,观众沉浸在众多人物的命运中。用一位观众的话来说:“这是一部没有笑声只有眼泪、没有掌声只有沉思、没有柔弱只有悲壮的话剧,是对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的最好纪念。

  据导演韩毅君介绍,这部话剧是为首个国家公祭日所作,集合了江苏省最优秀的创作力量和省话剧院一批资深老戏骨之力,打造出来的一部完完全全的江苏原创新编话剧。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亲自挂帅,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对该剧的情节设置、形象塑造、人物语言和舞美设计等方面进行精心打磨,力图使该剧成为一部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话剧精品。《中山码头》从策划到演出,剧本经过5次修改,倾注了多位江苏艺术家和全体创作人员的心血。

  这部话剧也打动了专家评委。我国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法曾由衷地赞赏这部现实题材话剧角度新、不重复以往、以小见大。他说,《中山码头》的大幕一拉开,实景的出现,梅派青衣的几句戏文,就瞬间把观众带回了1937年。台上的人物用极其生活、真实的表演,讲述了一个令人落泪的故事。这个戏正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最好纪念。他说,“除了剧本好,导演好,演员的表演更精彩,9个人一台戏,非常完整。尤其是蔡伟和郝光的表演更是让人称道,飙戏时张力十足,给人印象深刻。”李法曾特别希望这部戏能到北京去演出。

  著名戏剧评论家王蕴明激动地用“印象深刻”来形容《中山码头》。他说,“这部剧是少见的、别开生面的表现抗日战争题材的话剧,表现了吴老板一家在国难当头之际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叩击着观众的心扉,可歌可泣,十分感人。可以说这是一篇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