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赢得外资“信任票”

04.09.2022  16:40

   江苏十年累计吸引投资超2400亿美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赢得外资信任票

  十年累计吸引外资超24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92家投资落户江苏;目前市场主体已达1380.7万户,是2012年的2.7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中央决策部署,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推动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向优,连续3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近年来虽然受到国际局势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江苏实际使用外资仍保持较快增长,保持很强的投资吸引力。

  做好“加减法”,激发服务发展新效能

  吊装、绑扎、加工钢筋、木工作业……8月中旬的淮安中天精品钢帘线项目施工现场,一幅不惧高温“”验的稳产图景跃然眼前。作为淮安首个投资超2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短短100天,比正常时间缩短了近一半。“企业投资最怕等,淮安高效率的审批和专业化服务,让我们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优越性。”项目负责人盛荣生说。

  行政审批部门“并联审核、容缺办理”,企业项目“先办证后补材料”,让“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成为常态化,近年来江苏在“”与“”的抉择和实践中,“放管服”改革已取得超出预期的进展,“”要放得开,“”要管得住,“”要服务好,打造“一张网”、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步步成为现实。

  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

  迈入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发展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就要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3月28日,《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围绕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环境五个方面,列出了50条诚意满满的举措,提升投资审批、工程建设、社会投资项目、水电气暖市政接入工程等重点领域简政放权实效。

  近年来,围绕“审批速度更快捷一点、办事流程更方便一点、解决问题更靠前一点”,我省坚持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对行政权力实行“强身瘦体”、清单管理,累计取消下放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344项,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精简38.7%。

  做好优化服务的“加法”——

  7月末,我省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快建设现代政务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2022年底前,打造城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2024年底前,政务服务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一网通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大开便利之门;“跨省通办”让政务跑起来、服务好起来。近年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打造12345政务服务热线“总客服”,构建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持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和“一件事”办理模式,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累计推出“一件事”改革事项980余项。

  收获“信任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外资企业深耕江苏的脚步从未停下。

  今年以来,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落户南京,全球科技巨头德国默克拟在张家港投资建设先进半导体一体化基地,总投资百亿元的捷普绿点AI智能终端模组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落子无锡……1-7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制造业外资同比增长48.0%,利润再投资同比增长163.9%。

  外资企业为何愿意投出一张张“信任票”?德国卡赫是全球清洁行业的领军者,其中国总部位于常熟。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坚定我们在苏发展决心的原因之一,便是逐年优化的营商环境。江苏真正做到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除了一系列惠企政策的推行落实,更用实际行动为企业抗疫稳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今年上半年,省商务厅建立222家重点外资企业清单和100个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强化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帮助39家跨国公司协调解决产业链供应链方面400余个困难诉求;为8000余名外籍重点经贸人员及其家属签发来苏邀请函。

  十年来,全省进出口总额从3.5万亿元增加到5.2万亿元。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省累计吸收外资超240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8%左右,十年间我省利用外资规模有8年位居全国第一。外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吸收外商投资占比从2012年的13.6%上升到2021年的24.4%。

  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江苏着力打造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营商环境。

  全省不断深化外资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我省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对标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今年我省出台江苏自贸试验区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38条措施,不断提高市场对外开放度。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7%。其中,南京片区启用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原创知识产权认证平台,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占全国10%,服务企业6000余家,实现融资196亿元。

  眼下,开放大省正加快迈向开放强省,努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啃下“硬骨头”,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

  7月21日,在苏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市民赵先生通过自助一体机,打印领取了其位于太仓的“苏州月明星希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这也标志着苏州在全省率先开启营业执照“全城通办通取”。“公司业务原来主要在苏州市区,最近想扩展到太仓,本打算去太仓办执照,听说可以‘全城通办通取’了,赶紧试一试,免去了来回奔波。”赵先生开心地表示。

  企业开办越来越便利,这是我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缩影。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活跃度,我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企业开办实现线上办理1个环节、平均用时压缩至1.51天,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1380.7万户,是2012年的2.7倍。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苏政50条”“苏政30条”“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一系列纾困解难举措。

  位于无锡的创想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每年投入300万到500万元用于科研,目前拥有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60多项,但是上半年的疫情让企业流动资金吃紧。无锡市梁溪区市场监管局了解情况后,联系了银行现场办公,为该企业办理了4项共1800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贷款。

  保市场主体“青山常在”,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出台助企纾困12条措施。为了让政策直达快享,市场监管省市县三级局领导全部深入企业开展“访企问需”大走访,截至目前,累计上门走访市场主体4.7万户,解决实际问题1.1万个,办理免罚轻罚案件8827件,快速修复企业信用4.7万户,减免市场监管领域涉企收费1.7亿元。上半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37.21亿元,同比增长73.65%,支持1457家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面对严峻挑战,公司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市场占有率不减反增。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精准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付红玲表示,受益于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云意电气今年已享受到670余万元退税。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取得良好效果。截至7月20日,全省累计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200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835.2亿元、各类减税降费484.7亿元、各类缓缴税费938.9亿元。(记者 许海燕 沈佳暄 丁茜茜)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