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篆刻大展暨60年文献展将开展

20.07.2015  10:58

  傅抱石等篆刻大家的珍贵文献亦现身

  评审专家组正在对篆刻作品进行评审工作

  部分篆刻作品

  

  记者从江苏省篆刻研究会获悉,由该研究会主办的“2015·江苏篆刻艺术大展暨江苏篆刻60年文献展”,将于9月8日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展,将集中展示江苏省篆刻大家、中年篆刻名家、青年篆刻新秀创作的最新成果。昨天下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与西泠印社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委会在南京,对本次篆刻艺术大展征集来的所有作品进行评审。具体评审结果,将于今天上午正式对外公布。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

  400多件篆刻作品

  选手最大的93岁最小的9岁

  据介绍,江苏省篆刻研究会虽然是2014年11月新成立的学术团体,却已经荟萃了艺术学院教授、专家学者及西泠印社社员,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率先成立的省级专业印学研究组织。在该组织的号召下,作为江苏30年来的第一次大展——江苏篆刻艺术大展,征稿初始就赢得了全省印人的广泛支持,来稿踊跃。作品通过定向邀约和公开征稿相结合,共收稿400余件,上到93岁高龄,下到9岁儿童,都向组委会寄来了自己的最新作品。

  “9岁只是我们这次投寄作品中年龄最小的,实际上,13岁、15岁、18岁的小作者也不在少数。”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长李路平表示,从投稿情况来看,上世纪60年代的印人投稿最多,有100多位。“当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者水平也很高。”为了提倡“风清气正”的展览风气,本次征集作品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与西泠印社专家共同组成,江苏省内专家不担任评委。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孙慰祖、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熊伯齐、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一闻等名家组成的评委会,严格执行评审规则,媒体对此次评审进行了全程监督。

  同时举办江苏篆刻60年文献展

  向前辈致敬

  与本次江苏篆刻艺术大展同时举办的,还有“江苏篆刻60年文献展”。江苏省篆刻研究会秘书长杜志强告诉江南时报记者,文献展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展览通过对蜚声艺坛的江苏区域内已故篆刻大家:傅抱石、沙曼翁、蔡易庵、武中奇、孙龙父、张寒月、陈大羽、萧娴、桑愉、马士达等人印蜕、印谱、手稿、原石、照片、书籍、工具等珍贵文献的陈列,将全面展现现代江苏篆刻艺术发展的脉络与结构这一历史画卷。我们力争通过历史记忆,揭示印学的学术研究价值,承载着现代江苏篆刻的延伸与发展,将学术与艺术引向纵深。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