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三届网络文化季落幕

11.12.2015  13:23

  互联你我,传递时代正能量  

  新华报业网讯 由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主办的江苏省第三届网络文化季11日落幕。本届网络文化季以“互联你我圆梦江苏”为主题,分为创业创新、爱我家乡、缤纷生活、美好江苏四大板块,汇聚了寻访抗战旧址、随手拍最美瞬间、自己设计动漫、自制视频短片、用航拍展现不一样的视野、用方言赞美家乡、和主持人一起读诗等40项精彩纷呈的主题文化活动。从9月19日起,在3个月的时间里,有一大批活动获得优秀活动项目奖、最具人气活动项目奖、组织推广奖。

  创业创新,都是蛮拼的

  与前两届不同,本届网络文化季特别增加了创新创业的主题,让网民借力“互联网+”展现才智,走上创业之路、实现创业之梦。

  作为网络文化季的一项重要活动,王有朝的“运策网”和宁梓傲的“微果驿站”,在首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运策网”主要针对卡车司机,帮助他们和厂家实现直接对话,既节省了等待时间和中间费用,也帮助厂家降低了物流成本。而“微果驿站”则以水果酸奶、水果拼盘、水果套餐为主打产品,采用“O2O”模式,直接送货上门。1991年出生的宁梓傲,现在南大读研,他从大二就开始创业,“国家的扶持越来越多,整体创业氛围越来越好。

  在由团省委举办的“Show青春·正能量”网络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充满创意的动漫、微电影、微视频等,将政治理论内容转化为内涵丰富、青春时尚、更易为青年人接受的形式,生动地进行理论解读和宣传。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的一分钟微视频手绘“四个全面”就是紧紧围绕中央党政中心工作,胸怀发展大局。

  传承城市文化,很给力

  在整个网络文化季中,对于家乡的热爱,对于文化的传承,贯穿始终。“方言”和“美食”,成为最具有城市文化代表性的两个话题;网络大V频频发声,用个性化的语言引起共鸣;普通“吃货”则四处寻觅那一份纯正的家乡味。

  南京本土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微信大号“硬腿子”,11月16日推出的原创视频《神奇的南京话》,48小时微信阅读数破10万。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该视频非常“恩正”。中江网发起了“秀方言赞家乡”活动,不仅收到了省内踊跃的投稿,浙江、广东等省也均有投稿,其中方言诵乡愁的比赛,更是让人泛起淡淡思乡之情。“语音展现形式活泼、有趣、生动,参与方式便捷、门槛低,网友参与度高。”策划方言比赛的工作人员张妍妍说,这些微互动,展现了不同地区网友的乡愁情怀,展现了江苏的人文风貌,塑造了良好的媒体形象。

  美食同样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标志。在8月29日进行的线下试吃活动中,绿柳居、六合猪头肉等20多家人气美食被500多名“闻风而来”的“吃货”一抢而光。新浪微博话题#江苏寻味之旅#的阅读量达到1.3亿。

  而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城市文化,每个人都在思考。南艺传媒学院大四学生张茅萍,拍摄的《匠者艺心白玉方糕》,获得了江苏省第三届网络短片大赛优秀短片奖。“我一开始想探讨传统手工艺在当下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因为当时去拍摄的那家人,父亲是坚决的手工艺者,而儿子是想通过开网店等方式扩大化生产。”张茅萍说:“我认为只要诚心在,这种文化就在前行。

  为公益,为铭记,点赞

  “一袋牛奶的暴走”通过线上组织,线下开展,207支队伍16728人参与暴走活动,累计筹款400313.13元,志愿者达1000人次;化龙巷“一支玫瑰义卖”微公益爱心行动,参与志愿者数千人,捐助困难家庭数百家……网络文化季中,常州市举办的“文化100”大型惠民活动,公益插上了网络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线上线下共聚力,追寻历史不忘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让历史照亮未来”网友寻访抗战旧址活动,“关爱抗战老兵”网络公益活动,“智胜”抗战微系列手游等活动,是本届网络文化季的重要内容。

  自9月26日起,10月25日截止,历时一个月,镇江金山网带领网友寻访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6处抗战旧址,线下参与网友近400人次,参与人员涵盖了多个行业和年龄层。网站开设的专题点击量已超过20万。

  腾讯大苏网联合南京福彩开展“见证·老兵不朽传奇”致敬抗战老兵的公益慰问活动,与热心网友在9月5日一起向抗战老兵曾宪高等人送上了慰问金并致以崇高敬意。“老兵故事”和“幸存者说”两个专题,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响。网友“晨晨”就在评论中说,“这样的正能量,就应该多发表”。

  “智胜”抗战微系列手游,则以江苏抗战史上重大历史事件为蓝本,开发了《车桥大反攻》《沙家浜·火眼金睛》等4款微信游戏,《车桥大反攻》发布首日参与游戏超10万人次,超过2000人留言点赞。“很多学生对抗战史的了解很有限”,参与策划游戏的网站编辑宋月祥说,“所以这个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朋友圈‘玩游戏、学历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重温历史,纪念抗战,进一步凝聚社会正能量。

  本报记者 徐宛芝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