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政工作连续五年获得部评优秀等次

14.02.2017  12:34

      2016年,江苏民政工作连续第五年获得民政部综合评估优秀等次,“特别是优抚安置、减灾救灾、社会救助、地名普查与管理、社区建设、社会事务、法治建设、信息化建设、政策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评估成绩位居前列。”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江苏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的消息。

      切实保障底线民生,江苏保障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省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11元、559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370元;城乡低保标准之比达到1.1:1,49%的涉农县(市、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今年7月份起,江苏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已经城乡一体化的县(市、区),按照高于5%的增长率提标;尚未一体化的县(市、区),按照城市高于5%、农村高于8%的增长率提标,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之比要小于1.09:1。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老龄化比例居于全国前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被摆在民政工作的突出位置。《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及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去年实施,全年新建成112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5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90%的县(市、区)已建成虚拟养老院等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超过36张,其中由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床位总数的56%;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超过35%,护理院达到98家,居全国首位。

      2017年,江苏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以产业化思维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其中,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江苏计划新建10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在促进医养融合方面,引导社会资金重点投入,使得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力争新增护理院20家,积极推进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托养机制建设。

      去年底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李强作了题为《聚力创新 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两聚一高”由此成为指导江苏发展的新的行动指南。民政工作也不例外。“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把着力点放到‘两聚一高’目标上来,放到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事情上来,放到属于民政主要职责的事情上来。”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在会上指出,做好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政工作,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立足“四个全面”把握新定位新使命,必须自觉强化在“两聚一高”中的责任担当,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必须客观清醒对标补差整体提升,必须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现代民政建设始终。

      一周前,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了2017年民生十项实事,其中有七项涉及民政工作。侯学元说,这充分体现了民政工作在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要找准民政工作在“两聚一高”中的切入点,主动回应“发展起来以后”群众的新期待,不仅要“保基本、促均等”,还要“标准化、人文化”;不仅要托住底,不断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还要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以现代民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做好“富民”答卷。这其中,要把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场参与”的现代民政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第一要务,拓展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全方位参与民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让各类主体在民政领域活力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