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助力老有所乐 “心悦晚霞”打造“精神家园” 江苏省慈善总会老年心理关爱项目推向全省

11.10.2016  16:02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有所养”已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更多地上升到精神需求。当下,社会能为老人提供的精神产品和服务还很短缺。对于孤寂的城市空巢老人,窘困的农村留守老人,解决他们的“老无所乐”困局,既需要子女对父母多一些精神关爱,也需要老年人自身观念转变,更离不开公共服务延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要从家庭、社会、政府三方面努力。特别是社会层面,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精神养老服务,提供多样化的老年教育和老年精神文化产品,满足老年人再教育需求。

      经过7年持续不断地探索和扶持,江苏省慈善总会倾力打造的全省首个老年心理关爱慈善项目——“心悦晚霞”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我省慈善事业的一大品牌。目前,各地已陆续获得资助开展活动,心理热线、心灵茶吧、心灵保姆、心理评估、心理训练、音乐照顾、爱心驿站、幸福心吧、失独老人情感互助站、临终关怀等数十个项目脱颖而出。这些项目无不是围绕老年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的创新服务,充分发挥了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老年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作出了示范。

      在省慈善总会的支持与倡导下,试点地区已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老年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的良好局面。这些具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的“心悦晚霞”项目,受到了老年人、老龄工作者、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和广泛的影响。在项目科学推进中,“心悦晚霞”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

      早在2009年,江苏省慈善总会就已经把“心灵茶吧”、“心理热线”和“心灵陪护”等服务列入慈善资助项目。2012年,该项目正式定名为“心悦晚霞”,作为江苏省慈善总会的重点项目,向全省范围内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拓展。

      2013年,项目扩展到苏州、南通、宿迁等8个市19个区32个子项目。2014年,通过服务创优创新,孵化了更多的延伸项目:从心灵茶吧、心灵保姆、情感陪护到临终关怀、志愿服务联盟等12个市29个区51个内容丰富且针对性较强的子项目。而今,历经7年的实践探索,我省已真正建立起辐射全省的慈善爱老服务网络,并成为老龄服务项目的金字招牌。

      经典项目巡礼

      搭建一个百家养老院 网上备选库

      年纪大了,失能半失能了,老人去哪家养老院最合适?今年,南京一批年轻的“小老人”在慈善项目的支持下,探访了南京100多家养老机构,并拍摄影像资料,制作网上链接,为老人们免费搭建了一个信息咨询平台。

      这就是南京市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开展的“老为公益——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的特色非常明显,整合了一支有能力、想做事的低龄老年志愿者,通过拍摄100家养老机构,统计全市的专业养老机构,解决老人寻找养老院的困难,为家庭提供了很多方便。

      项目所有工作均由专业社工和技术老师指导,低龄老人志愿参与。制作完成的各类视频及纪录片已上载至金陵彩虹网络电视台、慈恩老年人服务网站、中国银浪网站上。100家机构的名称、地址、规模、资质、服务内容、收费及特色等内容都被详细罗列呈现出来。

      寻访过程中,老人们还寻找拍摄了不少敬老孝亲模范和为老服务先进团体及个人。项目后期还选取拍摄质量好,具有典型意义的短片制作专辑,选送各类各级评比、推荐活动,并寻找合作伙伴制作成正式纪录片进行公映,鼓励更多的人为养老事业尽力尽心。

      组织低龄老人进行公益性项目是一大创新,使得老人们老与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仅发挥了余热,还为更多的老人和为老服务行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

      “增能”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晚年幸福生活的表现,可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能够在生活上获得专业的、悉心的照顾,在饮食上获得合理的膳食搭配,改善精神状态,就是一种幸福。

      为此,徐州市云龙区金手杖助老服务中心开发了“为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增能计划”项目,在社区推荐下,谈访了辖区50户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结合项目和老年人家庭的意愿,最终确定直接受益人群30户。

      项目运用社工专业的“生态系统理论”和“增能理论”,通过提高失能、半失能老人亲属的护理知识、技能,改善老人生存、精神和营养状态,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项目团队成员共计7人,包括持证社工5人,专业医务工作者1人,志愿者管理1人。项目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最易发生的一些问题,着重培养最基础的老年护理知识—“褥疮家庭护理”、“床铺整理技巧”、“协助翻身技巧”、“肢体残疾老人衣物更换技巧”、“卧床老年人洗头技巧”等。活动通过现场实践操作及讲座结合的方式,由专家讲解授课。

      通过专业社工和具有专业护理知识志愿者的入户跟踪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现场指导亲属实际操作。同时对老年人也是一种“陪伴”服务,为老人读书、读报,讲身边发生的趣事,听老人讲诉过去的故事等。项目还组织受益对象、志愿者、社工,到辖区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家中进行走访,送去鲜花,送上蛋糕,带去祝福。

      针对老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治疗膳食”,以《简报》的形式发放至老年人家中。《简报》先后针对“老年人专业护理知识”、“便秘老年人的饮食配方”等等,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关注最困难老人

      助其重拾信心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洋心理服务中心申报了江苏省慈善总会2016年度“心悦晚霞”慈善爱老项目,并通过专家组评审入选项目。该中心开发了《“关注银色潮 情暖夕阳红”——“三无”“五保”老人心理陪伴项目》,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三无”“五保”老人提供心理慰藉服务。项目组建专业心理工作团队,运用专业心理知识,为开发区49名老人开展心理服务。

      在初期走访过程中,重点倾听老人诉说内心痛苦,有针对性地介绍老年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缓解老人因身体疼痛而产生的情绪问题,建立初步信任关系。如:三无老人陈正荣患严重糖尿病和脑梗,常因头疼头晕而苦恼,心理咨询师与中心中医师入户走访时针对其身体问题教给其许多中医保健方法,比如按摩等,一段时间后老人自述能外出锻炼、买菜了。笑容又重新回到老人脸上。

      根据前期走访,项目对老人进行分类,对重点人群开展长期辅导。随着辅导次数的增多,能直观地看到老人的身体、情绪、社会功能上的积极变化。“三无”“五保”老人老孙,身材矮小,双目失明。第一次访谈时咨询师就发现其性格敏感自卑,不愿与人接触,会趁大家不注意摸着墙壁走。咨询师运用陪伴、尊重、理解、共情等心理咨询技巧,引导老人说出内心压抑已久的话,并帮助其宣泄情绪。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访谈等形式逐步让其感受到自我价值与存在感,树立信心。一段时间过后,老人见到项目成员不再躲闪,而是愿意主动倾诉。

      “三无”“五保”老人都是没有子女,没有收入的社会边缘群体,这一人群普遍有敏感、偏执、以自我为中心、内心价值感和存在感较低等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项目精心设计了团体辅导方案,旨在帮助老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拉近老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能互帮互助,相互陪伴。

      截至6月中旬,项目共组织5次团体辅导活动。老人一次比一次愿意走进活动现场。他们的情绪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释放,与养老院护理员关系越来越和谐。

      护理员照顾老人工作压力大,但他们普遍缺少与老人高效沟通的技巧。针对这一情况,项目每月与照顾老人的护理员交流,邀请护理员一起参与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护理员了解老人精神世界,进一步建立感情。大半年来,项目为49位老人建立了心理档案,开展个体辅导98次。

      “爱心家园”结对照料

      150位空巢老人

      连云港市连云街道今年设立“爱心家园”项目,选取辖区内150名空巢、高龄、失能和失独等特殊老人作为目标人群,对他们开展心理慰藉和精神关爱服务。

      项目除配备一名中级社工师、2名初级社工师外,还组织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疗支持;组织辖区内的8家单位近15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通过举办“荷花好声音——志愿者卡拉OK大赛”、“志愿者沙龙”等形式凝聚志愿者的力量,通过“时间储蓄银行”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长效有序运行。

      发动社工和面点师、志愿者教老人包元宵、包饺子、制作月饼、包子、烧饼等各种中西式面点,激发生活热情。项目在母亲节前组织母亲们到社区面点基地,由志愿者教授制作生日蛋糕,共同祝贺生日。在春节期间举办空巢老人联欢会、花船秧歌表演,安排社工和帮扶志愿者与老人一起,自选自带各类食材聚餐。

      志愿者每周向“一对一”结对的老人电话问候一次,医疗工作者每季为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及用药咨询等服务。

      组织老人到连云新城、跨海大桥等景点参观旅游,释放压力。集中动员会编织毛线的老人和众多志愿者一起做丝网花、贴钻石画、绣十字绣。一方面可以消磨时光,另一方面还帮助特困老人将编织品义卖,募集到资金5000元。

      目前,150位老人与150名志愿者“一对一”结对。因有志愿者的参与,普遍减轻了空巢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养老+”模式链接资源

      为老服务

      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发的“1298”助老服务项目充分整合辖区加盟单位、社团志愿者为资源,推行“养老+”模式,为老人提供服务。

      项目重点做好养老“+家政”“+健康”“+文化”“+关怀”四大类叠加服务。“养老+家政”依托服务商联盟体,织成服务网络,制定为老服务手册,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脚部护理、助洗助浴、安全检测等服务。

      “养老+健康”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联合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团队,开展“健康护航”活动,组织医护人员进社区、进站,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健康咨询、保健讲座等服务。

      “养老+文化”搭建“夕阳红”大舞台,开展银铃风采进社区系列活动,为老人提供声乐、舞蹈、烘焙、手工等培训。

      “养老+关怀”鼓励社区健康老人为独居、空巢、非健康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通过志愿互助形式开展“银龄敲门包”。

      故事人生·助力夕阳

      沭阳县和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创了“故事人生·助力夕阳”项目,主要针对沭阳县60周岁以上老人的精神需求,以开展“寻找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花乡采风、征文评选、汇报演出、结集出版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全县形成“孝亲敬老,关爱长者”的崇孝氛围。

      项目前期以“孝行花乡”为主题,组织对12个东园社区兴趣小组(舞蹈队、腰鼓队、书法小组、绘画小组、淮海戏剧团、老年大学等)的204位老人进行跟踪服务,记录他们的活力风采。并组织老人们在社区自导自演了一台迎新晚会,现场火爆。

      发起“孝行花乡”陪伴活动,定期不定期组织志愿者、社工上门走访独居、空巢老人,陪老人聊天,做家务。截至5月底,已走访、陪伴老人48位,共计150余次。

      今年春天,以“五老赏春”为主题,组织有书画、摄影爱好的老人,共同举办一个摄影展。该摄影展在新桥社区举行,共有23位老人带着81幅摄影作品参展。

      “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主题征文活动要求反映老人含辛茹苦抚养、教育儿女、子孙,晚辈赡养、关爱、照顾老人以及老人们的幸福生活、情感世界等,已收征文稿143篇。

      组织社区老人参与座谈宣讲,一起回忆当年的青葱岁月。活动通过前期社区横幅、海报宣传,推出“故事人生月”,提高参与度。

      心无孤独

      为失独老人“掌灯”

      泰州市海陵区有失独家庭390多个,涉及人数超过800人。他们不论物质生活条件如何,其心理的痛苦都是常人无法理解和感受的。泰州市阳光心理服务中心开展了“心无孤独”项目,为海陵区25个失独家庭提供心理干预。

      项目前期调查发现,失独家庭中约有80%的成员不同程度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具有自卑感的约占79%,孤独感的占72%,心灵无依感的占61%。有的人还有明显的自残念头。这些年,党和政府每年都给他们一定的特扶补助费,但失独家庭成员心理上的困境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项目主要介入方式是送服务上门。让服务对象真切感受到效果,从而愿意接受帮助。让接受过项目帮助的人去对其他人现身说法,这种滚雪球的做法效果也很明显。

      半年来,项目根据受助对象容易接纳同类人“同命相怜”的特点,帮助他们组建了“同类人”QQ群和微信群,引导并组织他们开展心理互助。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转移他们对不幸的注意力,如旅游、摄影、书法、舞蹈、读书、种植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价值。帮助他们组建亲友团,疏通亲友关系,增加社会支撑,增加安全感。

      从项目开始阶段受助者的冷淡、拒绝、不配合到如今的积极热情参与,项目每一次活动都能精彩纷呈,感人至深。受助者盼望项目能持续、深入地开展,并把中心看成是温馨大家庭。

      “暖巢行动”

      关爱社区高龄空巢老人

      项目由江阴市青年点点爱心港团队执行。通过研究社区内独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有特殊困难的50名空巢老人现有状况,以及综合“空巢老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症状,施以援助。目前,项目以社区为依托,组织义工、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项目直接受益人数为50人。目前,50位老人已建立档案资料,志愿者每月不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与老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项目开展至今,总计服务次数270人次。为老人住所进行设施检修,排除安全隐患2处。在精神方面,为29位老人庆祝过生日,有5位老人精神面貌等有显著提高。其中,有2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志愿者每天提供送餐服务,精神和身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期间为1位老人提供了手术住院跟踪服务。

      项目组织的“爱心牵夕阳,踏春暖人心”活动得到了当地团市委、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项目启动以来,对于社区而言,一方面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为社区今后在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项目上积累经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及支持,江阴市人民医院的医护志愿者、山西商会义工服务队等自发加入到活动中来。

    社会儿女为特殊老人

      “孝老增能”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负责承接“心悦晚霞——孝老增能”项目,项目中的“我们的节日”“汇聚微力量 点亮微心愿”“鹤语寄春秋、温馨暖夕阳”为老人祝寿,“为空巢孤寡老人大拜年”“居家老人心理关爱”等活动有效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心悦晚霞——孝老增能”项目实施以来特别注重节日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6年春节大年初一,所有“社会儿女”400多人兵分三十一路,带上送给特殊空巢老人的压岁钱和年礼,分小组上门给老人拜大年。

      5月8日母亲节,志愿者与结对的老人开展“亲情护老——母亲节带老人看新景”“健康助老——走进冠城社会福利院、丹徒夕阳红养老院”“灵心慰老——走进丹徒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关注老年人权益维护”系列主题活动。带老人游览了丹徒新城的米芾书法公园,参观了福利院、养老院。当天下午,志愿者还陪同老人走进丹徒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现场咨询法律问题。

      6月4日开展端午为老人送清凉暨“亲情护老——老人小生日茶吧”活动。请老人品尝生日点心,欣赏旗袍秀茶艺表演以及老人们自己带来的精彩演出。对于出行不便的老人,组织上门探望,送发礼品。

      通过征集老人微心愿,集中为老人解决一些难题。发起“汇集微力量 点亮微心愿”认领老人心愿活动。80多个心愿全部得到认领:京晚公益和社会儿女公益社向社会募集了17490元善款,其中社会儿女志愿者认捐9750元资金,共为老人订制53 份丰盛的爱心年夜饭,并在除夕前发送到每个老人手中。何俊老人希望更换已损坏的座便器,社会儿女志愿者认领了心愿,在更换座便器时又发现老人没有热水器,生活极为不便,社会儿女及时向社会募集善款,筹措资金为老人改造厨房、卫生间水路,安装了新热水器。

      项目还组织为孤寡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到儿女亲情。社会儿女为当年过整生日的老人集中办寿宴,送新衣,品早茶,吃寿面、发寿碗。百岁老人赵平君穿着社会儿女为她定做的生日唐装,精神矍铄,笑容满面,沉浸在“儿女”们带给她的浓浓亲情,满满爱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