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双创”迎改革,识才助才更精准

13.08.2018  19:02

        8月11日,1265名海内外人才来到设在南京邮电大学的“考场”,参加2018年度江苏省“双创计划”答辩评审。40%-50%的淘汰率,决定着这是一场激烈的拼杀。

        今年是“双创计划”启动的第11个年头,这个江苏的王牌引才工程正迎来新一轮改革。

        人才行不行市场来评价

        上午9:00,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教室里,评审答辩正式开始。

        人才首先用8分钟时间,结合PPT向评委介绍创新创业情况,随后是评委提问、人才答辩,最后评委独立打分。

        评委阵容相当“豪华”,主要由省内外技术专家、行业专家、风投和创投机构专家等组成。其中省外专家都具有正高级职称和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头衔,82%具有国家级人才工程头衔,包括31名两院院士和重点高校负责人。省内专家则全部具有正高职称,绝大多数为长江学者、杰青人才、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专家、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等。“双创团队”的评委全部由两院院士担任组长。

        与以往不同的是,评委打分,只占总分的50%。另外50%的分数是人才进入答辩评审之前,通过一些“客观指标”评分生成的“客观分”。

        比如,对于创业类人才,其本人出资和股权占比是重要指标之一;对创新类人才,则把用人单位给予的薪酬、是否全职引进作为重要指标。此外,人才获市县人才计划资助情况、推荐单位评级情况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人才行不行,用人单位最清楚,行业主管部门最了解。我们通过制度设计,把对人才的评价交给用人主体、交给市场,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李炳龙介绍说。

        “高精尖缺”重点“滴灌

        入选“双创计划”,今年的资助从方向、方式到额度等都有较大的改变。

        资助方向上,更加突出引进人才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资助的额度也适当拉开级差,对“高精尖缺”人才重点“滴灌”,确保资助更为精准。比如,“双创人才”按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标准资助,“双创团队”按8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标准资助,级差高达300万元。“双创博士”资助额度为15万元。

        资助来源更加多元。“拨+投+贷”联动为特征的资助模式,通过政府资金,撬动银行、风创投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创业类获得500万元、300万元资助的人才项目,可以分别与银行、风创投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银行最高给予1500万元债权投资,风创投最高给予3000万元股权投资。

        资助方式更加灵活。50万元及以下的项目资助,从以往分期拨付,改为一次性拨付,由各地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决定分批或一次性资助到位,确保用当其时。

        李炳龙告诉记者,针对人才工程多、评审多、资助重复的现状,省人才办正准备推动“双创计划”“省333工程”两大省级龙头工程与各地各部门人才工程之间有机衔接,逐步引导形成一次评审、多方支持,各有侧重、全程资助的系统工程体系。

        优化制度筛出“真金

        随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面对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传统人才工程在工作导向、评价标准、评审组织等方面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逐渐增多,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更好地发挥牵引作用。

        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识出“真金”。“把真正的高端人才筛选出来,防止资金被套取,是我们制度设计的重点。”李炳龙介绍,今年开始“双创计划”的评审配套了新制度,比如“谁推荐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评审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对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说情打招呼、泄露评审专家名单等违规违纪问题的,一律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责任,对于弄虚作假的人才项目,对推荐设区市或单位采取假1罚5的办法,扣减当年名额。

        在评审答辩规则中,针对来自风投创投机构的评委,还有一条特殊约定:对进入二轮答辩的创业类人才,如果该评委给人才或团队打的是最高等级的“推荐”,那么该风投机构须与该人才或团队签订协议,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李炳龙说,让风投创投机构成为用人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倒逼评委打分必须客观公正。

        为了防止外在因素干扰,今年评审尤其注意保密工作。所有的评委在11日上午8点抽签前,都不知道具体评审项目,也不知道在哪个教室参加评审,评审全程不体现专家姓名、只有专家序号代码,评审时间也从原来4次、多天缩短到1次、1天完成,从制度设计层面杜绝打招呼等可能性。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省委组织部“退出”了具体的评审工作,放出了不少“权力”:对项目受理、资格审查、评审组织等具体工作,按照不同类别,由科技、人社、教育、卫计、宣传、经信、发改、商务、农委等9个平台部门承担;资格审查交由各地根据公开标准自行填报,再背靠背交叉复核确定;专家评委由第三方独立邀请,采取临时指定、专人负责、单线联系、全程封闭的方式进行。

        有专家表示,改革实现了项目受理和资格审查、评委邀请组织、评审监督的权力分置,既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又最大限度减少各方自由裁量权。

        “省委组织部统筹做好三件事,即政策设计、过程监督和协调服务。” 李炳龙说,当好规则制定者,做好过程裁判员,一定程度上是更高层次实现党管人才。 (郁 芬)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