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优秀志愿者乔志云

16.12.2014  11:19

      “这个荣誉不只属于我一个人,而是属于所有的志愿者。”12月5日,盐都区“志云工作室”负责人乔志云荣获由省文明办与省民政厅颁发的“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称号。她告诉记者,将流动“心灵驿站”驶到各个社区,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用心呵护心灵,用情滋润蓓蕾,是“志云工作室”全体志愿 者的共同目标。

    2003年以来,直接参与了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第六周期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项目,并于同年7月始开展参与青春健康项目。

      2007年3月牵头成立地方青年网络,作为这个志愿者组织的指导老师,带领一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连续四年关爱项目,主要目标人群为辖区内的在校青年、社会青年及流动青少年等。

      2011年,成立了志愿者组织“志云工作室”,为辖区内留守儿童及其他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心理支持等服务。

      2011年,在盐都区文明办和盐都区人口计生委的支持下,乔志云成立了“志云工作室”志愿组织,这是一家主要以各镇(区、街道)留守儿童成长指导中心为依托,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志愿者为骨干力量,采取面询辅导、辅导讲座等主要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拓展训练等指导服务,帮助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12月13日上午,记者在市区新日月翠洲家园小区的“志云工作室”见到了乔志云,她此时正在给5位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她告诉记者,“我的工作具体一点讲就是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宣传、普及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健康教育知识;做好现场、电话、网络和书信咨询的接待、服务工作;面向全区各学校开展宣传青春期心理、生理、生殖保健知识等各类健康教育辅导讲座。”

      在实际工作中,志愿者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小孩性格相对内向,往往也比较自卑,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的压力也比其他小孩大。“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孩子,遇到难题都不愿意和长辈说,也缺少倾诉对象。”乔志云说,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在盐都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志云工作室并公布电话,“辅导时,志愿者不给孩子们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只要有问题、有想法,他们都可以来倾诉。”

      乔志云,女,1977年4月出生。盐城市盐都区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现主要从事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志愿者的管理工作。

      帮孩子告别陋习 大家都称她为“大姐姐”

      去年,乔志云在盐都乡镇开展工作,一所学校的老师告诉了她一个特殊的案例:今年12岁的王某是该校一名小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其父亲常年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属于“半留守儿童”。平时体质较弱,饮食起居等都比较依赖母亲。

      在和王某进一步交流中乔志云发现,这孩子厌学,学习上畏难情绪比较严重;还有自卑的心理,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对各种班级活动漠不关心;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存在困难,即使偶尔流露出想和同学交往的想法,也会不知所措。

      小小年纪的王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乔志云通过认真观察,与其家长、老师、同学进行多次交流,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妈妈对王某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他。王某父亲常年在外,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极少;王某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内心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产生很大的自卑感。

      经过一番研究,乔志云开始“对症下药”。她一方面从家长入手,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明白钱不能弥补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对其物质要求无节制地满足是在害孩子。另一方面,请同样是留守儿童的伙伴主动与他交朋友,以同伴的立场帮助王某树立自信心。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乔志云的介入使得王某改变了许多,人也变得开朗了起来。现在只要一遇到难题,王某都喜欢打电话给乔志云,并亲切地称她为“大姐姐”。“小王的心理素养明显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乔志云说,现在家长、老师、同学都觉得小王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