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监狱打造安全技术防范新体系综述(三)

16.12.2016  15:06

2016年10月8日晨,南京监狱服刑人员李某突感身体不适,起床跌倒,触发监舍电子围栏报警系统。值班民警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向指挥中心报告。因病情需要,李某紧急转诊社会医院。根据服刑人员外出就医押解方案,3名民警对李某使用了押解轮椅、加戴手铐、脚镣及电子镣铐,调用监狱专用急诊押解车辆,同时开启移动视频监控,送至社会定点医院专管病房。

这一系列外出就医的“特殊装备”,正是江苏监狱目前加强监狱安全管理的一个缩影。

技术利器护航外出押解

电子镣铐具有定位、报警功能,服刑人员一旦超出设置的规定距离,比如离开民警5米,系统将自动向指挥中心及看押民警发出报警,以便在第一时间快速处置。”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值班民警指着监控屏幕对记者说。

大屏幕上呈现的10个清晰连贯动态视频画面,就是全省所有送外就诊服刑人员的实时画面,共十人。其中,显示九名服刑人员正在医院检查治疗,一名正在送医途中的押解车上。

像这样的服刑人员外出就医和调犯押解任务,江苏监狱每年有超过100余次、近2000名服刑人员。”省监狱管理局狱政处处长王平华说。“外出服刑人员的押解和监管是我们安全防范工作中最为担心的环节,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配齐配足警力资源,另一方面,还得依靠技术支持。

记者了解到,这套外出就诊服刑人员押解智能管控系统,通过移动视频监控和电子镣铐定位这两套子系统配合使用,实时采集服刑人员在外的场景及运动轨迹,实现全程监控、即时通讯和无线定位。(下转第2版) 据了解,全省监狱共配置135套监外移动视频监控系统、80套电子镣铐,对调犯押犯、外出就诊实行全程监控。“感觉任务是大家一起执行”。说起执勤方式的变化,小李有一种无形的安全感。

联防联动提升安保等级

刚准备闹事,监狱特警、武警、公安就都来了!2015年6月11日,常州监狱某分监狱外突然聚集了100多名社会闲杂人员,他们与刚刑满释放的丁某在监狱外拍照合影,拉横幅,喊口号,部分人员还企图滋事闹事、冲击监狱。这一画面被省监狱管理局、常州监狱及金坛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同步监测,省监狱管理局随即下达安全防控二级响应令,监狱特警、武警、公安赶到现场,依法处置,将这一企图滋事闹事的事件及时制止。

科技安防要转化为战斗力,不会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从“单打独斗”到“联防联动”,江苏监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实现了信息的全方位搜集和全时空共享。

这个载体就是建立在监狱管理智能大平台基础上的“江苏监狱反恐联合指挥部”。“要承认,在警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可调动社会资源等诸多方面,监狱存在短板,如果没有社会的协同和支持,有效处置工作会很难开展。”省监狱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面对短板,江苏监狱主动将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建成与公安、武警、检察机关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联动联控平台,将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纳入政府应急处置体系,实现了业务信息、专业力量和救援物资等多项资源的高度共享,极大提升了监狱安全防范的社会协同能力。

警务信息的高度共享,真正形成了公、检、法、司、武警共同守望社会安全稳定的新局面。

信息平台助力狱务公开

现在监狱减刑都直接把信息发到我手机上,老公在里面的情况我都知道。”南京监狱服刑人员家属刘虹(化名)说。刘虹接收的信息就是通过江苏监狱刑罚执行信息平台发出去的,而运用这一平台的出发点就是全过程公开监狱执法工作。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江苏监狱大力推广应用廉洁执法风险防控系统,用电脑代替人脑、用刚性约束代替人脑判断,从管教信息系统中抓取服刑人员计分考核、岗位调整、亲情电话及会见管理等方面需要引起关注的数据。一旦人为操作加分,超出了系统允许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江苏监狱还自主开发了江苏监狱网、手机APP等信息公开平台,将服刑人员减刑假释公示表、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等执法结果在平台及时公开,动态更新,提高监狱执法的公开透明程度,实现“互联网+信息公开”的有机结合。

让服刑人员家属心中有数的,还有江苏监狱新编制的与廉洁执法风险防控系统相配套的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实现两个清单有机融合,既以制度‘理性’遏制权力‘任性’,又给权力套上了责任‘箍’,防止权力滥用。目前,我省监狱建立全省监狱统一的‘两单’运行网络平台,推进‘两单’网上运行,同步获取各项执法业务数据,对触发风险点事件及时预警,保证权力运行提质增效。”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政委刘保民说,这些改变,也使得监狱信息公开得到进一步深化,执法管理水平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