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省皆绿也!

22.07.2017  07:11

  淮安国家科技农业园。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郎从柳摄

  兴化水上森林。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万程鹏摄

  南京江宁黄龙岘。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余 萍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江苏如何践行“强富美高”——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

  编者按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新华报业邀请我省13个设区市党报,共同组织“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江苏如何践行‘强富美高’——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大型新闻行动,全方位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开启“两聚一高”新征程中取得的喜人成就。相关报道将在本报和各设区市党报的报、网、端联动推出,敬请关注。

  南京美丽乡村:

  美了生态富了口袋

  镇江日报记者王鹏程报道20日上午,车行一小时,层峦叠嶂、满目青翠,有金陵茶文化休闲第一村美誉的黄龙岘出现在眼前。

  错落有致的茶园,精美别致的民宿,让这里成为城里人“看山望水记乡愁”的好地方。即便在这样的高温天,仍然不断有游客光顾。村民告诉记者,在春茶和秋茶上市季节,这里的游客每天都会超过万人。今年“五一”期间,日接待游客一度超过了5万人。

  黄龙岘茶文化村由江宁街道、江宁交通建设集团组建的南京黄龙岘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力打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廊道、挖掘民间文化、建设特色民俗,黄龙岘一跃成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之一。2014年正式开园,截至目前,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了1亿元。

  建美丽乡村、搞乡村旅游,受益最大的正是当地村民。黄龙岘有52户茶农户,现在已有46户搞起了茶餐厅、特色民宿。据村民介绍,茶文化村没建成前,这里的茶叶400元/公斤都卖不出去,现在,不出家门,茶叶每公斤已经卖到了1200多元。老百姓说:“只要家里搞起茶餐厅,一年忙个15万元至20万元没有问题。

  听完黄龙岘的“茶故事”,转几道山路,就到了谷里街道大塘金村。

  这里做的是爱情经济。在一个巨型的四季天光影棚里,几对新人正在穿越春夏秋冬四季拍摄婚纱照片。旁边,造型独特的森林教堂里,一对新人正在反复彩排。婚庆、婚拍已经成为大塘金村的又一个爱情产业。未来,这里还要围绕爱情主题,逐步延伸出以亲子游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产业,把“爱情村”的名片越擦越亮。

  大塘金村走上“爱情经济”之路,最初只是因为这里种植了400多亩薰衣草。薰衣草是爱情的象征,从恋爱到婚庆,就这样产业链越拉越长,“爱情经济也就越做越大”。

  “加一点创意的催化,再来一把政府的支持之火,生态资源、乡土文化与社会资本就起了化学反应,成就了高标准的美丽乡村,不仅美了乡村风景,还富了群众口袋。”“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记者团的成员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南京在新一轮生态文明发展机遇面前见势早、起步快,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规划站位高,而且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实现了“环境美、产业绿、百姓富”目标,建设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白马湖核心区:

  这里没一家工业企业

  淮安日报记者叶列报道20日的淮安白马湖,天蓝水碧,一望无际的大湖美景尽收眼底。

  白马湖办副主任刘书苏向记者介绍,当前,白马湖大荡河等河道的清淤工作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开展。“先清出淤泥,然后在沿岸种植狐尾藻、梭鱼藻、金鱼藻等净水植被,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白马湖沿岸42公里长的围挡里,全部种植净水植被,在大湖水涌的荡涤之下,白马湖的水质将进一步改善。

  多年前,由于围网养殖、渔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污水汇入等原因,造成白马湖水域面积锐减、污染严重。“退圩还湖、清水入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6年间,淮安累计完成投入超30亿元,“四湖”工程让“苇绿荷红、水清鱼肥”的魅力白马湖正逐步呈现。如今,白马湖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目前湖区水质总体稳定在III类水标准,核心区达到Ⅱ类,白马湖生态安全稳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不断提高。

  “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是白马湖保护开发的主基调。为此,淮安编制完善白马湖生态环境保护各类规划,基本确立“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农业公园、水上中央公园、水利风景区、旅游度假区”的“四园两区”格局,先后完成生态景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逐步形成整体与专项、远期与近期相配套的白马湖生态保护与开发规划体系。

  “白马湖32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里,没有一家工业企业。我们确立优先发展绿色产业的战略,这几年相继拒绝了一大批房地产、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让产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刘书苏介绍,今年,白马湖将继续以“生态休闲”为基本定位,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服务配套,着力将白马湖打造成集度假养生、滨水娱乐、参与体验、商务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原湖泊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泰州森林公园:

  好生态成了最响招牌

  南通日报记者赵彤报道午后,天热得正紧。可是,当走进位于兴化市北部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无边清凉。

  阳光从树叶缝隙间洒下,将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得分外透亮。也许是脚步声惊扰了林中的宁静,一行白鹭展翅翱翔,飞向遥远的云端——这场景让从纷繁、嘈杂的城市中走来的人们瞬间体会到大自然的悠远与安谧。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座森林公园还是一片被农田环抱着的荒滩。当地农民在荒芜的土地上,整出一条条垛格,栽上适应水中生长的池杉、水杉等树木,林中还间种芋艿、油菜等经济作物。

  30多年过去了,当年栽下的10多万棵苗木已经长成高大茂密、生机盎然的参天大树。良好的生态吸引无数鸟类栖息,森林公园内,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喜鹊等多达五六万只。

  2001年,在对这片湿地进行考察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知名专家认为,这里是泰州最具发展前景的生态旅游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建设,2014年5月,成为兴化首个国家4A级景区。

  就在离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不远处,还有兴化另一个重要景点——千垛花海。在那里,春天可看油菜花的灿烂,夏天可观万亩荷花的葳蕤,秋天可享持螯赏菊的惬意,冬天可品芦花摇曳的凄美……

  这两个景区每到旅游旺季,总是游人如织,周边农家也因餐饮、住宿的繁忙而有一份不菲的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和千垛花海的成功经验,让泰州更加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环境、形成绿色风尚,努力把泰州的生态家底守好、生态招牌打响。

  目前,兴化市全域加上姜堰区的8个镇共2859平方公里的土地已被纳入了《泰州市里下河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在这片拥有188万人口、占地超过泰州市域面积一半的土地上,一个扬子江城市群的“生态后花园”正呼之欲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泰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未来新一轮发展中,将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生态环保、致富百姓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之路。

标签:

编辑: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