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5% 成第一动力

10.03.2016  09:54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与之相较,江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提升至51.5%,首次成为第一拉动力。如何看待这样的结构性变迁?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调整,江苏三大需求格局渐趋合理,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一个以消费为主、投资次之、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初步确立。”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说。

  消费奠定稳增长“王者”之位并非易事,与其“争功”的是投资,2012年,江苏消费和投资的贡献率分别为49.4%和49%,消费仅“”出0.4个百分点。消费长足“进步”出现在“十二五”后三年。

  那么,江苏消费贡献率为何低于全国?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刘志彪表示,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超过50%之后,投资需求会下降,消费需求将跟上来。因为城市化初期要靠钢筋、水泥,要建马路、修铁路等,这个是必然的。所以,那时是投资占主导地位。当下,江苏的城镇化率已超过65%,消费成为第一拉动力,与之是相契合的。但是,消费贡献率并非越高越好。与全国相比,江苏的消费贡献率要低,其主要原因,恰恰是江苏的投资状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说,江苏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国前列,消费结构升级效应也表现得更为明显。“十二五”期间,江苏居民消费商品由以基本生活品为主,转变为以发展、享受型消费品为主。居民消费升级由私家车数量暴增可见一斑,2015年末全省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私家车39.1辆,远高于2010年末的13.8辆。此外,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高达40%,是消费增速的近4倍。

  “十三五”开局之年,江苏消费增长的目标设在10%左右,依旧快于GDP增长目标约2个百分点,可见,进一步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仍被寄予厚望。(吉强 杭春燕)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