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制报:江苏公证铸就惠民服务新品牌

02.03.2016  08:48

  □本报特约记者  张全连  本报记者  施为飞

  3月1日下午,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南京市雨花区紫荆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广场舞台上“公证惠民生服务促和谐”的大字格外醒目,一场由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和南京市司法局、市公证协会、雨花台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庆祝《公证法》实施十周年”广场活动拉开序幕。72幅通俗易懂的主题图片、40多块公证宣传展板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和拍照。

  据悉,3月1日,全省联动开展“《公证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广场宣传活动,全省104家公证机构、1500多名公证人员和普法志愿者纷纷走进法治文化广场、大型商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采取设置宣传拱门、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台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公证法》和公证业务知识、赠送《公证法》宣传手提袋、现场解答《公证法》具体条款和办证程序。

  “在全省范围开展《公证法》实施十周年宣传活动,重在普及公证法律知识,宣传《公证法》在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扩大公证行业社会影响力和知晓度。”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表示,全省公证机构将以此为契机,栉风沐雨,携手并进,围绕突出民生优先,持续深化“法润江苏·公证暖心五项行动”系列活动,创建便民利民惠民公证服务型窗口,进一步增强公证的普惠性和群众获得感,提升公证公信力,全力打造江苏公证品牌,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互联网+公证”让当事人体验高品质服务

  “办公证可以网上预约,  动动鼠标轻松完成,既省时间又省路费,真是方便到家!”南京市民钱女士谈到“互联网+公证”的体验兴奋异常。

  要在过去办公证,手续繁琐,不跑上几趟,还真办不成。如今,只要登录南京公证处在线受理平台,并按操作指南,当即就可得到公证员关于手续程序的在线回复。

  钱女士按自己在网站上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带上手续材料,当天就办好了公证。而出国办业务的市民小黎,  在家里的电脑上走完了办理公证业务流程,并通过支付宝进行线上公证费支付,第二天就到公证处拿到了公证书。

  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办理公证;即使是手机通话、网页内容,也能简单一键加密存入。

  据了解,随着去年7月全省18家公证处“公证在线受理平台”服务全面上线,江苏公证信息化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享受到了“互联网+公证”的便捷服务。该平台开设了6大类36种公证事项,涵盖了出国留学、探亲、旅游、商务考察、定居移民、工作劳务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外、国内公证事项,群众可在线申请、上传资料、在线缴费,最终只需跑1次公证处,就可拿到公证书。

  近年来,江苏公证积极探索与公安、民政、人社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让相关数据信息能在第一时间相互共享。在全省范围内已实现与公安系统数据对接,为当事人即时查询身份、户籍、无犯罪记录等信息,减少了当事人收集证明材料的奔波之苦,减轻了社会证明负担,提升了服务质效

  缩短服务半径。全面推进公证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力推公证业务在线办理,推进全省公证管理系统、公证业务系统、涉台公证书副本核对系统三网融合。在全省18家公证机构先行启用在线办理公证事项,真正实现了在线申请、在线缴费、在线办证。

  实现业务数据精细化管理。在全省建成并推广使用公证电子印章系统,完善业务信息、遗嘱信息和当事人失信信息3个独立数据库,采购并为全省公证员配发高拍仪,方便采集上传数据,收录各类数据信息达320余万条。

  不仅如此,江苏还把互联网信息传递和处理优势与公证严格的办理程序和证明标准相融合,开通了网络视频核实、远程办证,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在线申办流程、节点,将公证必备的手续固定化为标准的网络流程。该模式不仅极大地增进了当事人对公证机构的亲和度和信任感,而且在当事人享受贴心公证服务、使用高质量公证文书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公证公信力。

  惠民举措接地气得民心增强群众获得感

  “本来我还为公证费用的事着急,没曾想你们不但把服务送到我家门口,还免了我的公证费!”2月1日,满头银发的沈奶奶拄着拐杖拉着公证员的手不停地道谢。

  沈奶奶是如皋市磨头镇的低保户,老伴去世后在银行留有一笔存款,她拿存折去银行取钱时,被告知须办理继承权公证。老人万般无奈,向如皋市公证处求助。公证员了解事情原委后,按法律援助规定免除了公证费用,使其顺利拿到了这笔存款。

  “设立为弱势群体量身定做的公证服务,是打造人民满意服务型公证机构的重要一环,也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还会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处长赵志红说。

  民众的利益需求就是公证服务的追求。近年来,全省公证机构主打亲民便民惠民牌,致力推进公证法律服务“提质扩面”,通过确立多项制度保障,旨在为江苏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公证法律服务。

  苏州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公证服务惠民八项承诺”“老年人公证优待办法”“周六值班制度”“12348公证咨询热线”等多项惠民便民措施。扬州市对现役军人配偶就业和再就业中涉及的公证事项实行减免收费。镇江、无锡、泰州等市推出为五保户、低保户及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办理各类公证事项时免收公证费用。连云港市对年老、残疾、危重病人等行动不便或服刑在押人员,实行预约上门办证。常州、盐城、徐州等市对事实清楚明确、证明材料稍有欠缺的公证事项,实行“先受理,后补材料,再出证”机制,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为打造公证“民心工程”品牌,全省公证行业建立亲民公益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每年老年节、助残日到来之际,组织公证员在全省统一开展“法润江苏·公证暖心五项行动、公证开放日、公证敬老月、公证助残月”等大型公益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江苏公证还在省级层面统一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公证处实行周六固定值班,紧急法律服务事项可电话预约服务时间,确保当事人能及时获得法律服务;对身体疾病、残障和其他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可预约登记后五日内上门办理公证事项,进一步加大了便民力度。

  2014年4月,省公证协会在劳动关系、社会保险、伤残人士权益保障等民生领域方面出台9项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对符合9项情形之一的,减收或免收公证费,彰显了公证的公益属性。

  在此基础上,江苏还不断加快“实体阵地”的延伸覆盖。2014年6月,省司法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证机构设立办证点、联系点有关问题的通知》,除要求公证机构采取整体进驻、设立联系点等形式进驻司法行政12348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外,还要求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指挥部、大中型企业设立办证点或联系点,在全省推动建立供给充分、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运行高效、覆盖城乡的公证服务体系,打通公证服务“最后一公里”,向偏远农村延伸服务触角。

  省司法厅充分发挥司法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前沿优势,在全省1200多个乡(镇、街道)、19870多个村居设立公证服务联络站点,及时掌握基层群众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配合公证处开展业务,使公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触角进一步延伸,效能进一步提升。

  此外,为积极引导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全面介入新一轮农村改革,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促进城乡公证服务均等化。组织全省公证机构与基层村委会建立了乡村涉农公证服务点,采取预约服务、定期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认真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征用补偿、农村信贷、农民权益以及生产发展等公证事项,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免费起草法律文书,适当减免公证服务费用。

  2015年,又一项公证惠民措施正式问世,省公证协会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小额继承难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办理小额遗产法定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对不超过2万元的动产,简化办证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公证服务群众的效率。

  据统计,仅去年全省公证处就办理小额继承公证达2000余件,解决了人民群众在家人去世后存款、养老金、公积金、基金、股票资金、涉农补贴等领取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建立公证质量监管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

  公证质量是公证生命线,公信力是公证工作的根基和命脉。为此,全省公证机构始终将公证质量管控放在首位,建立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制度监管、技术防范”四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深入推进公证公信力建设。

  为强化公证质量监管,省公证协会在全省推行值班接待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上门预约服务制、挂牌上岗制、服务承诺制;推行公证业务“办证程序、收费标准、公证员守则、公证业务范围、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五公开。每年还组织专家,采取随机抽卷、集中评审、专人定等的方式,对全省104家公证机构开展集中检查、专项巡查,杜绝错假证,通过开展证前审查和证后回访,保证当事人的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使当事人能感到真正的“踏实”和安全。

  把公证员个人绩效考核权交给群众,服务标准好坏由群众打分、群众说了算。2015年起,江苏公证还启用了办证一案一评“群众满意度评价系统”,通过短信推送评价信息给当事人,实时收集当事人评价,实现动态掌握,及时改进服务方式。

  建立公证行业作风效能定期教育和考核机制,把公证员的个人绩效考核与群众反馈直接挂钩,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委托第三方调查等形式,每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公证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证行风监督员和相关部门座谈交流,收集掌握了群众对公证服务的建议和需求,改进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发了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公证遗嘱查询、公证书查询等公益性服务产品。

  目前,全省90%以上机构实现临街落地,100%应用《公证机构形象导视识别系统》,100%为特殊人群配备服务设施、开通办证绿色通道,普遍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

  公证瑕疵降下来,服务质量升上去。据了解,《公证法》施行十年来,全省共办理公证事项600余万件,落实走访企业21300余家,针对企业开展特色业务或定制业务11200余件,参与沿海开发、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论证19700余次,为小微企业免费办理公证事项11万余件;举办广场咨询900余场次,接待咨询76万余人次,发放资料130余万份;还为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免费办证10万余件,减免收费3130余万元,有力地服务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