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慧”闪耀中国科技阅兵场

10.01.2015  11:32

  昨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在这个中国科技的“年度阅兵场”上,“江苏军团”熠熠生辉,彰显江苏“科技人”不凡的科学智慧和创造实力。

  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

  “预应力是重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沙特SCC筒仓等百余项重大工程,都运用了我们的科技成果,近3年创造经济效益达41亿元。”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介绍说,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是团队几十年来的科研积累。

  “我们研制的成果,先后在多个重点航天飞行器获得成功应用。”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建勋说,他们主持完成的“耐烧蚀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多向预成型体结构设计、控制、制备及应用”项目,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为航天飞行器小型化、增程50%发挥了关键作用,效益巨大。

  “我们的成果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批量出口欧美国家。”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刘建国说,他们主持完成的“高端重载齿轮传动装置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建成了风电齿轮箱世界最大、船用齿轮箱亚洲最大的产业化基地,制订7项国家标准,2011至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此次也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6.5%,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约占全国1/9,企业正加快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者。

  在战略必争领域“先行一步

  “你看,这就是神秘的‘隐身衣’,直径约有100毫米,厚50毫米,表面有数以千计的小孔。”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解释说,在“隐身衣”保护下,再先进的微波发射器都会瞬间变成“瞎子”,无法探测到隐身衣下的物体。此次,制作隐身衣的“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技术,捧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东南大学的这一研究成果,曾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上,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

  在南京大学邹志刚教授实验室,专家将两块粘在一起的深色玻璃片放在60瓦的台灯下,打开台灯,再接通玻璃片另一头用电线连接着的小风扇,叶片马上转了起来;灯一关,风扇就停止了转动。“奥妙藏于涂在玻璃片上的纳米光催化材料里。”邹志刚教授笑着说,在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帮助下,光能可以转化成化学能将来可代替石油;还能转化为电能;也能分解有毒有害物,净化环境。邹志刚教授等研究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环境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开发出可见光响应型水全分解光催化剂,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围绕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近年来,我省着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率先设立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截至2013年底,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累计达216万件,成为我国首个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万件的省份。

  让更多发明创造“惠及民生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性心脏病是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也是成人最严重的心脏病之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祥清主任说,在研究最艰难的4年,他们几乎每个周末动物实验都要做到凌晨。此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新技术系统研究技术已在18个国家或地区的医院应用,与传统外科手术比,每例患者节约治疗费用1.5-2万元,住院时间缩短一倍。

  “洪涝灾害、水资源紧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海大学唐洪武教授说,他们完成的“复杂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关键技术及实践”项目,在淮河中下游河网防洪除涝安全控制、太湖流域水质水量调控等多个流域得到成功应用,每年达成防洪、供水、环境、生态和水资源利用等效益数十亿元,此次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可控结构吸附材料构建及控制油类污染物的关键技术”项目,对油类污染物的吸附饱和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2-11秒钟、吸附倍率提高5-15倍、保油性能提升30%。“三年来,我们的产品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亿多元。该项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油污染突发事件及石油化工等行业。”苏州大学李华博士介绍说。

  还有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领衔完成的“脑梗死的血管学病因及血运重建的新策略”、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江南大学牵头的“新型淀粉衍生物的创制与传统淀粉衍生物的绿色制造”等一大批惠及于民的重大科技成就,此次也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

  “今年我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凝结着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奉献。”省科技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曹苏民表示,江苏将加快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努力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建设新江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本报记者 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