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改革体制机制优化技能人才环境 让金蓝领有机遇有待遇
近年来,江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序构建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供给体系,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26.5万人,位列全国第一,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686人,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一是围绕提升广大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制定出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组织实施十项重点行动,落实五项主要任务,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二是围绕产业变革对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将省级财政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范围从紧缺职业(工种)技师、高级技师扩大至高级工,市、县财政对初级工、中级工给予培训补贴,实现政府购买紧缺职业(工种)培训成果补贴全覆盖。三是围绕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大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力度,制定出台江苏技能大奖评选表彰办法,每两年评选10名江苏大工匠,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选树100名江苏工匠,激发技能人才学习技能、钻研技能的热情。
聚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养选拔技能人才精英。一是积极备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江苏取得5个项目第1名,有42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占全国10.8%,名列全国第二,获批9个世界技能大赛国家基地,占全国10.5%,位列全国第二。二是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举办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共产生31名江苏技能状元,近万名技能人才晋升了职业资格,百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三是统筹组织开展全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健全竞赛工作机制,每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00多项,带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2016年,江苏在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数控车、数控铣、数控维修等项目4块金牌,名列团体总分、金牌总数、银牌总数三项第一,取得历史性突破。
实施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培育新型技能大军。一是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引进计划,累计培养产业发展的紧缺技师、高级技师11.6万名,省企业首席技师596名。二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计划,自2014年起,每年选送100名左右企业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和技工院校骨干教师到发达国家培训研修。三是实施百万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完善企业培训制度,鼓励支持企业大规模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年均培训企业职工140万名。四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布局,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5个,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4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0个,初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
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打造大国工匠摇篮。一是会同省编办、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把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落地落细落实。将省级教育经费用于技工院校示范校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从11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增加了3.55倍。二是加强技工院校内涵建设,实施“百校千企”行动,推动全省百所技工院校与千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将5所技工院校列为人社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合作院校,9所技工院校列入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19所技工院校获“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项目资助,占全省总数的37.2%,较“十二五”增长了12.2%。三是推进技工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技工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职业资格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我省技工教育对外开放,计划到2020年,全省90%以上省重点技工院校设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技工院校20%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培训要求相对接,培养更多技艺精湛、素质优良,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稿件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