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报:三项电子追溯系统被科技部定为示范项目 江苏推进科技标准工作引领监管能力提升

15.04.2015  13:42

  本报江苏讯 近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2015年全国食品药品科技标准工作会议传来消息,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创新开发的乳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电子追溯系统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食品安全电子溯源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预计这些优质的科技项目将进一步带动、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引领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科技标准是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是实现科学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江苏省局高度重视科技标准工作,尤其是去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保食品药品安全”这个中心任务,积极谋划,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科技标准工作。为了弥补监管人力资源不足,实现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江苏省局启动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该建设项目去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省政府十项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据悉,该系统以开发建设“监管追溯”、“企业溯源”、“公众查询”三个平台为重点,以全面覆盖三大类、85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为首期目标,建成后再稳步推广到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及重点食品流通企业。目前乳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电子追溯系统已基本建成,正在37家食品生产企业试运行,实现了企业溯源系统、监管追溯系统和公众查询系统的互联互通。该系统在江苏省级机关绩效管理创新创优项目考核中跻身“第一方阵”。

  去年,江苏省局在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推荐、申报的同时,立足本省实际,扎实推进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实施工作。据统计,全年累计推荐国家级科技项目3项、省级科技项目5项,申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课题14项。其中,胶体金免疫法快速检测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全省食品药品监督执法打假工作,可以快速鉴别食品药品、化妆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及非法添加的有害成分,进一步提升执法打假的靶向性、有效性和工作效能。

  为了更好地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去年,江苏省局强化顶层设计,编制了《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药物研究机构动态备案信息化系统,并先后组织开发了药品注册监管、医疗器械信息采集、药品生产监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不仅提高了日常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监管工作的整体效能。尤其通过推广药品生产监管信息系统,使502家药品生产企业加入系统,占总数的98.8%,累计上传各类监管数据8.26万条;通过健全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加大了对网上运行业务的全程监察力度,目前共累计受理各类业务申请2万多件,督办催办审批事项254件;通过设计开发内网办公自动化系统,江苏省局实现了与各省辖市局之间的公文无纸化传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江苏省局去年还以制订和提升监管标准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食品药品标准体系。如相继发布了《亚青会青奥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青奥会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等6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新修订完善《江苏省中药材标准》,进一步提升了江苏中药材质量;制订了《江苏省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工作方案》,通过提高医疗机构制剂标准、规范制剂配制行为等途径,对省内479个医疗机构制剂品种集中进行了标准提高工作。

                                                                                                                      (刘晓梅 邵小青)

                                                                                                (中国医药报,2015年2月10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