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 2020年实现县市全覆盖

31.10.2014  11:36

  “打造一体化平台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债务管理机构防范地方债风险……”谈起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江苏省宜兴市财政局局长陈雪峰如数家珍。确实,作为全国两依示范点,宜兴在坚持法治思维,全面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江苏共有32个“两依”示范点

  财政部门如何合理地取得收入,如有高效地管理好政府的“钱袋子”,一直为社会瞩目,但在陈雪峰看来,也不“”,就是要将政府理财置于法律规范之下。

  优化财政支出就必须强化预算管,宜兴财政在这面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部门预算一旦定下来后,要再追加预算就很难。”陈雪峰将增加预算形象地比喻为“过五关斩六将”。此外,宜兴财政在三公经费控制方面也非常严厉,“比如要购置要更新公车,必须事先有专门预算,没有的话,就无法进入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宜兴在2011年就启动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了集“预算、计划、审核、支付、清算、监督、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于一体,联接财政部门、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一体化平台系统”,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宜兴财政的成功经验只是江苏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一个缩影,像宜兴这样的“两依”示范点,江苏共有32个。

   2020年实现标准化示范点全覆盖

  财政部门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做好加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江苏省财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顾岳良介绍,早在2010年,江苏财政厅就在全国财政系统率先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加强法治财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法治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和《江苏省法治财政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并于2012年被财政部确定为全国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省级示范点。

  顾岳良详解说,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江苏省财政厅不断优化和完善法制财政标准化指标体系,从最初的200项指标,逐年精简为165项、124项、95项指标,同时明确将税收占比、预算支出进度、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和收入任务完成情况等财政主要业务工作纳入综合评定范围。

  截至目前,江苏已有苏州、泰州、扬州、句容、宜兴等32个县市成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地域涵盖苏南、苏中、苏北。顾岳良表示,“下一阶段,将培育更多的县市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力争到2020年实现县市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全覆盖。

  据了解,为了体现考核的权威性,江苏省财政厅只对连续三年获评先进单位的市县财政局授予示范点称号,而未获得过“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的财政局及其主要领导,不得参加全国和全省财政系统“双选”评选。

  顾岳良表示,江苏省财政厅还将逐步将工作重心下移至乡镇,试点开展乡镇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申报验收、分片树点、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培育乡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示范点建设,整体推进法治财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