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成综合性多功能诉讼服务平台

12.01.2016  08:37

  一年提供诉讼服务超过60万人次

  

  本报讯(特约记者娄银生)1月11日下午,在“五一文明示范岗”的东台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刚刚办理好立案手续的当事人杨梅玲(化名)等被一起网络直播的借贷纠纷案件所吸引,因为她刚立的就是借贷案。据介绍,江苏法院坚持“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法官”的工作理念,将诉讼服务放在人民法院整体工作中加以统筹谋划,建成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服务热线同步运行的一站式、信息化、全方位的综合性、多动能诉讼服务平台。

  近年来,江苏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凸显“一站式、全天候、互动式、零距离服务”的四大特色。在实行“一站式”服务方面,各级法院将法院服务职能全部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诉讼服务在司法为民中的主导作用。诉讼服务中心每个窗口都能办理所有业务。各法院业务庭庭长定期到诉讼服务大厅轮值,解决疑难问题,协调处理全院各部门诉讼服务事项。从2009年开始,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全部使用统一的服务标识、统一的诉讼指南和统一的服务承诺;在实行“全天候”服务方面,工作时间提前半小时和中午有专人值班,确保工作时间随时提供服务。开通网上实时立案、信访、投诉功能,对当事人在网上提交的起诉和信访材料,通过移动办案终端及时予以处理;在实行“互动式”服务服务,全省招录12368热线坐席员268名,及时解答各类问题,及时疏导当事人情绪。自去年1月以来,共接听各类电话11.87万件次,即时问题解决率98%以上;在实行“零距离”服务方面,服务大厅撤除柜台玻璃,降低柜台高度,在时空和心理上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定期开展接待礼仪、法律业务、心理疏导等知识技能培训。近年来,全省诉讼服务中心年提供诉讼服务超过60万人(件)次。

  全省法院诉讼服务在网上办案中的引擎作用凸显。在开展网上登记立案上,起诉状和证据材料统一录入、同步扫描,85%以上的审判流程信息在立案阶段由专人统一录入,上诉案件电子卷宗网上移送,从而规制后续的审理执行流程均在网上进行;在实行电脑随机分案上,将案件随机分配至审判团队和承办法官,院、庭长不得随意更换案件的承办法官;在同步公开司法信息上,通过手机APP即时推送、诉讼服务网实时更新、诉讼服务大厅滚动播放庭审实况等多种方式发布各类信息。

  全省法院诉讼服务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枢纽作用凸显。在开展繁简分流方面,对符合速裁条件的案件,直接由设在诉讼服务中心的速裁庭或速裁组进行速裁;在开展内外分流方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公益律师、志愿者服务窗口,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诉前矛盾化解工作;在开展类案分流方面,对于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环境资源等案件,分流到专业合议庭,实现纠纷专业化解决。

  全省法院诉讼服务在智慧型法院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凸显。在建设统一的诉讼服务平台上,实现诉讼服务网、手机APP、诉讼服务大厅同步运行。开通互联网律师专用通道,全省已有1370家律师事务所和2097名律师注册使用;在建立网上立案登记系统上,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直接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截至去年10月底,全省通过互联网登记立案9204件;在设立自助服务区上,在服务大厅配置诉讼服务自助终端,当事人可以在导诉人员的指导下自助进行网上立案,查询审判执行信息和裁判文书,查阅电子卷宗;在开通网上信访和远程视频接访平台上,实现三级法院同时在线接访,去年视频接访案件共1135件次,涉诉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96%,连续六年保持下降态势。

原标题: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