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年底前基本完成公车改革 干部开始提前适应

07.11.2015  00:02

  “现在车都封存起来了,我们自己用车也很难了,国家部委来个人接站可能都要租车了。”昨天,记者向多个省级机关部门的公务员询问,得到的都是类似的回答。3天前,记者探访省级机关聚集的南京市北京西路,一家单位的地面停车场已整齐停放着奥迪、大众、别克等品牌的多辆公车,车龄新旧不一,车门处贴着落款为“省车改办”的封条,落款时间为10月31日。

  不打折扣,年底前基本完成车改

  公车本是供机关工作人员公务活动使用,但实际运行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的情况时有发生,财政包袱不小。启动公车改革,旨在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一痼疾,也迫在眉睫。

  中央作出公车改革部署后,我省迅速成立公车改革领导小组,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改委、财政厅、审计厅、人社厅等部门共同参与。今年以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步推进此项工作,三季度已完成对全省公务用车基本情况的摸底,掌握了参改单位、参改人员、公务用车数量、运行费用等。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此前曾表示,中央要求各地公车改革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江苏肯定会按照“时间表”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何为基本完成?简单地讲,就是正厅级及以上保留专车,副厅级及以下不再保留专车,取消专车和以往未享受公务用车的机关工作人员可领取货币补贴。此次车改将覆盖行政机关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目前距年底仅1个多月,虽然全省公车改革总体方案还未对外公布,但相关工作已悄然进行。一位省级机关公务员向记者证实,该单位本月起将开始发车补。

  心态平和,政策措施不断细化

  改革加快推进,利益相关方态度如何?

  “政策吹风很长时间了,大家已有心理准备。”南京市党群部门公务员老宋坦言,“此次车改补贴是普惠制,基层公务员普遍持欢迎态度”。淮安市政法系统一科级公务员认为,每月发放500元左右补贴,“实实在在,挺好的”。

  目前,江苏已有50余个县(市、区)“试水”公务用车改革。南京市下辖的所有区县和街道,已在十余年前就进行了公车改革,除公检法部门没有参与,区县中的所有部门一把手、副职都取消了公务用车,明确了补贴标准。此次公车改革,中央对参改单位、参改人员、参改车辆、改革总的节支率均有明确要求,车改后公务交通补贴也有上限规定,我省均严格执行中央规定。这意味着,正科级车贴为500—650元。

  按中央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意见,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但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如警车。取消的车辆将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评估、拍卖机构,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处置各单位取消的公务车辆。

  记者了解到,驾驶员安置已在稳步推进。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官方网站有两个表格——《司勤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后勤服务中心司勤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根据司机工龄和退休年龄汇总,退休年龄按5年以上和不足5年分类统计,合理分流安置。记者曾和苏北地区一位副市长的司机聊天,他透露,市里将成立专门的公司安置司机。

  主动适应,私家车坐公交渐成习惯

  车改后,出行和公务接待怎么办?

  最近,已有领导干部提前适应“后车改时代”,公交、私家车、打车软件等渐成省直机关公务员出行的常见方式。

  按规定,在职副厅级以下的官员均取消配车。对车改带来的出行变化及感受,副厅们基本不愿多说,不约而同地用“大势所趋”“会尽快适应”“肯定有解决办法”来回应记者。一位副厅长表示,多年前就考取驾驶证,随时都可以把私家车开起来。一位省级机关厅级领导告诉记者,取消配车没什么影响,他如今每到周末喜欢陪家人逛街,通过经常乘坐公交或地铁,在城市管理的一些细节上可与自己的工作“对表”。

  一些到偏远地区的公务活动,可通过向租车公司购买服务来完成。在南京一家部属单位工作的胥宁宵经常负责接待,她认为正在兴起的“专车”也可为公务用车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办一个300人的会,单位车肯定不够,一般是在外租车,公车用来做机动调配。”胥宁宵认为,只要经常合作,租车公司会服务到位,遇到实在调度不开,随时开启叫车软件也能解决问题。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级机关车改已基本到位,今年7月份广州地区以政府机关单位为出发地或目的地的网约车订单数量比起6月份增加了六到七成。

  今后,公务用车结构也会有大变动。江苏规定,新增公务用车要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意义。在车型方面,公务用车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黄  伟  陈月飞)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