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已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的96% 超序时进度

24.05.2015  18:29

  1度电能做什么?苏州纺织企业恒力集团经过节能改造,1度电的产值从10元左右提至25元。

  生产1公斤多晶硅耗电多少度?全球最大的生产商徐州中能硅业给出的答案是:2011年88.2度,经过流程优化、技术革新,去年降至61.8度,降幅达29.9%,处于行业领先。

  一家企业、一个产品的量变,折射出江苏经济的质变。日前,国家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组到江苏,对我省稳增长调结构“双轮驱动”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据初步核算,去年江苏万元GDP能耗同比降5.92%,超过年度目标2.32个百分点,最近4年累计降低率相当于完成了“十二五”目标的96%,超过序时进度。工业体量全国第一的江苏是如何做到的?

  源头把控不许“讨价还价

  节能成效并非突击而来,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持续作为。江苏每年将节能目标分解到各市,并按季度发布进度“晴雨表”,对滞后地区及时预警。同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与“晴雨表”挂钩,进度滞后、被列入一级预警的地区,暂停高耗能项目审批。

  徐州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比重大,是观察全省的一个样本。尽管节能压力不小,但去年该市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超额完成目标。该市对791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逐一过堂,3个未能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被否决。同时对全市190家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一一梳理,9家企业能耗超额,8家企业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淘汰设备,当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部分企业执行惩罚性电价。

  当然,惩罚性电价、差别电价也是“有进有出”,只要通过技术改造达到节能降耗的要求就会取消。截至去年底,全省155家企业通过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等措施,能效达标后退出惩罚性电价、差别电价。

  源头把控,在江苏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在三年完成五年任务的基础上,江苏主动加压、提高标准,持续淘汰相对落后的低端产能。今年全省将淘汰炼铁110万吨、炼钢150万吨、水泥370万吨、电解铝10万吨、船舶265万载重吨、铁合金19.1万吨、造纸11万吨、印染18000万米/2.03万吨、铅蓄电池829.6万千伏安时、纺织11.26万吨/3640万米、铸造53.7万吨、电镀20.11万吨,分解到93家企业。

  深挖潜力化解边际效应

  江苏的单位产值能耗在全国已属先进水平,随着能耗基数不断降低,节能呈边际效应递减态势,难度加大,需要在看不见的环节和领域找空间。这就好比“攒积分”,聚沙成塔。

  由大电厂代替小电厂供热,降低能源消费总量,这项称为“热电整合”的举措在全省加快推进,效果明显。以徐州为例,去年关闭2家小热电企业,节能4.2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0.18万吨、烟粉尘1万吨,腾出工业用地180亩。全市热电整合完成后,市区集中供热能力将达3600吨∕小时,提高4倍以上,满足10年以上用热需求,年节约标煤约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二氧化硫1.1万吨。

  技术改造挖潜的空间更值得期待,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电力等主要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省级节能专项资金去年支持330项重点节能工程,新增节能能力200多万吨标准煤。仅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一项,全省就支持41个重点项目,节能量12.5万吨标煤,另外还淘汰了4273台燃煤小锅炉。

  经过综合施策,江苏实现单位产值能耗和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双降低”。去年,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2.3%,实现国家下达我省年均增长2.5%的控制目标;煤炭消费总量同比降0.3%,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1.8个百分点。按照“时间表”,2017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要实现负增长,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再降2.3个百分点。

  经济下行期转型不放松

  考核组组长、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副局长何昌群认为,经济下行影响了高耗能行业发展,对节能目标完成是利好因素,但越是在宏观经济深度调整之时,越要抓住节能这根弦,否则经济回升后能耗将快速反弹。

  对江苏而言,稳增长与调结构是“孪生兄弟”,不会偏废,节能降耗更是与产业调整同步推进。围绕“加减乘除”,江苏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推进技术等全方位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降0.2%,最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8.2%,更低的能耗、更多的产出,表明江苏经济在“换挡不失速”的同时正在迈向“量增质更优”。

  产业结构直接决定未来能源消费结构。从行业板块看,前4个月,医药、汽车制造产值分别增16.7%、13.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增10.3%,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0.3个、6.7个、3.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也发生质的变化,高新技术行业、第三产业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快于高耗能行业、服务业投资增长快于制造业的态势。在工业投资中,前4个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推动存量产业优化升级。(黄 伟)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