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单位要照顾员工

09.10.2016  14:02

      今天是重阳节,大家再次关注养老话题。你知道吗?预计到2020年,江苏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95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5%,到2030年将超过30%。未来,我们将如何养老?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除了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外,最亮眼的一条就是,江苏将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比如对于承担主要养老责任的在职家庭成员,鼓励单位在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等方面给予便利和照顾。

      构建 10 分钟服务圈,老人就近得到养老服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九成老人还是希望能居家养老,为此,接下来的五年时间,江苏将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比如,依托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通过设立助餐点、活动中心等,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助浴等助老服务;依托养老综合体,加强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通过建立中央厨房、日间照料中心等,重点为高龄、空巢、独居、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服务。到2020年,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同时,还将打破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边界,打开养老机构的“围墙”,将机构内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周边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就近就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化服务,实现机构养老专业化与居家养老亲情化的结合。构建10分钟左右的服务圈半径,让老年人就近就便地得到养老服务。

      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未来5年,江苏将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实现紧密结合,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式,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护理,符合规定的费用逐步纳入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挂号、就医等绿色通道。到“十三五”末,每个县(市、区)建有1所以上老年护理院或老年康复医院,全省老年护理院达到200所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50%以上。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设立老年人康复活动场所。

      此外,还将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多方筹资,符合当地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问题。

      鼓励单位对照顾父母的员工给予特殊照顾

      父母生病,没人照顾,单位能不能放带薪看护假?近年来,这样的呼声越来越大,因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渐渐老了,独生子女照顾老人压力山大,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政策倾斜。现代快报记者在《规划》中看到,未来5年,江苏将对家庭养老给予政策支持。除了各级政府组织开展护理知识免费进家庭活动,向家庭成员提供免费的照料、护理、关爱老年人等技能培训外,还将制定子女与老人共同或相邻居住亲情养老模式的配套政策。对于承担主要养老责任的在职家庭成员,其所在单位应在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等方面给予便利和照顾。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当引导、督促和协助家庭成员照料、关爱老年人。老年人家庭进行生活设施无障碍改造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对经济困难的家庭应当给予资金补助。

      此外,江苏还鼓励邻里互助养老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服务。鼓励在街道内探索推广“志愿型”“储蓄型”和“市场型”相结合的互助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