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对领导干部启动最严核查

01.04.2015  09:46

  我省对领导干部启动最严核查

  去年12人因个人事项瞒报被取消提拔资格

  新华报业网讯 因房产、股票、基金没报或少报,无锡、淮安、省警官学院等地方(单位)12名处级拟提拔干部,被取消任用资格,并被要求作出说明。这是江苏首批因填报个人事项不实而影响提拔任用的干部。

  这一情况被写入今年江苏省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填报的“关爱提醒单”中,起到强烈震慑作用。记者从江苏省委组织部获悉,今年的填报日前已经基本结束,材料录入归总后,将启动抽查核实工作。同时还将把报告“家事”、“家产”的人群逐步从“副处以上”扩大到“乡科级”。

  史上最严的个人事项填报

  对省级机关副处级干部王女士来说,每年年底填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并不是新鲜事,但今年填报的严肃程度却是前所未有——单位专门就此开会,“一把手”亲自解读填表要求,单位财务部门早早将所有填报人员的个人收入统计好以备查询。而随表发放的一张“关爱提醒单”,更是让大家绷紧了神经。

  核查的基础是填报。本着对干部负责的态度,江苏从硬件到软件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和部署,还特地制作了“关爱提醒单”,督促干部“严肃对待”“如实填报”。

  记者看到,提醒单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提示语”:报告须重视,填写要真实;提拔必查核,瞒报将追责。另外还就填报过程中有关细节进行重点解读,既防止故意蒙混过关,也防止有人无意漏报。比如,“共同生活的子女”,是指领导干部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子女,以及由其抚养的不能独立生活(包括无劳动能力或者无收入)的成年子女;“房产”,是指领导干部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为所有权人或者共有人的房屋、有产权的车位车库、商铺、仓库等;填报“股票”、“基金”信息应包括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投资的股票基金名称、编号、持有份额及总市值。

  在“关爱提醒单”的最后,还用较大篇幅强调了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后果”: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现有明显违规问题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对涉嫌违纪违法的,根据有关规定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省级机关一位曹处长坦言,自己绝对没有不符合党纪国法的收入,房产什么的一直照报,但是由于金融理财产品查起来麻烦,以往并没有全部查清逐条上报。今年可仔细了,回家把自己和太太的所有理财产品单据全部找齐,一一填报。

  有位国企副总是参照副厅级管理的领导干部,他告诉记者,填报房产时,不仅上报了自己住的南京市黄金地段140平方米住房,还上报了儿子居住但在自己名下的100平方米住房,以及前些年在老家购置供岳父岳母居住的小套住房。他坦率地说,“我之所以能买三套房,全靠第一套福利房起步,出售获利再加贷款。购买黄金地段自住房时,自己是二级企业负责人,处级,收入并不高,贷款了200万。

  为了严格比对核实,坚持实事求是,省委组织部专门细化抽取流程,制定下发了《江苏省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及抽查核实工作“十不准”保密守则》。从今年开始,在县(处)级以上干部每年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基础上,江苏还将逐步扩大到乡(科)级领导干部,努力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