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实践】看!这里的城市会呼吸
日前,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江苏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指引。而镇江、昆山等城市,在海绵城市工作全面铺开之前,创新观念,先行先试,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镇江:排水防涝 生态“海绵”促进人水和谐
今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发布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江苏镇江名列其中。镇江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上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理念从哪来?应对城市内涝与面源污染
近年来,镇江市多次遭受暴雨袭击,老城区存在内涝积水、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问题。面对突出挑战,镇江市将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建立稳定增长投入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在城市内涝问题和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自觉践行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海绵城市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镇江给排水管理处处长胡坚介绍,镇江市吸取美国、新西兰、英国等国先进经验,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本土化探索,希望通过生态技术,尽可能轻松实现城市雨水的就地、就近回收利用。
早在2007年,镇江市便着手开展了降雨量、径流量控制等相关研究工作。自2010年起,镇江市开展了一系列低影响开发的课题研究。前不久,镇江市建成了以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等为基础的智慧供排水系统平台,并利用模型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评估、城市面源污染评估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目前,镇江市已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完成官塘新城、镇江新区生态示范区和高校园区规划设计48平方公里。在规划指导下,已建设生态草沟15.72公里,生态化道路40公里,雨水花园和透水路面3.5万平方米,绿色屋顶3.5万平方米,雨水调蓄利用设施100万立方米,综合实现了城市低影响开发与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提升新城区居住品质和美化城市水景观的有机统一,为海绵城市建设积累了经验。
■雨水到哪去?让马路花园“喝饱水”
在镇江市金山湖路,人行道上每隔一小段就会出现的拇指粗孔洞及机动车道两边镂空的路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条路看似普通,其实暗藏玄机。我们给人行道进行了透水材料铺装,整条道路不采用传统纵向雨水管道及雨水口进行雨水收集,而是通过镂空路牙和侧分带下凹式植草沟收集和排放路面雨水。同时,马路边还设置了低于路面近10厘米的‘雨水花园’,其中种满了耐旱耐涝的小灌木。”镇江给排水管理处副处长赵宝康介绍,通过收集,降落到路面的雨水一部分下渗、补充、涵养地下水,一部分在“蓄水体”饱和后排放到水体。经过层层渗透后,不仅水量减少,水质也得到了净化。
据了解,类似金山湖路这样精巧的设计在镇江市还有许多。目前,镇江已做成十几公里生态道路。在该市官塘新城周湾路,采用生态化滤污池代替传统雨水口,道路雨水必须经生物截污或生态化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雨水管,或排入道路西侧水体。在道路两侧15米的绿化带内还另设生态化雨水沟,进一步净化雨水、增加下渗和蒸发量。
■资金往哪用?争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样本
作为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未来3年,镇江市将获得总计12亿元的中央财政专项补贴资金。对此,镇江市计划通过2015年 2017年3年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综合“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最优化实现海绵城市目标。“目前,我们以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化团队为核心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为紧密层,建立了一支集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和研究为一体的高水平队伍。接下来,镇江市将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加大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胡坚说。
据了解,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共396项,总投资80亿元,划定试点区域为22平方公里,区域内建设项目302个,全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相关专业规划要求推进实施。根据规划,至2017年底,试点区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以上,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受纳水体水质达IV类以上;至2025年底,镇江市建成区将全面建成海绵城市,将城市建设成“水清岸绿、鱼虾洄游、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城市。
昆山: 返璞归真 特色“海绵”塑造宜居空间
“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需要时再把水放出来”,这是对海绵城市最通俗的解释。而落实到操作层面,如何设计、如何建设,如何实施,一个个问题纷至沓来。对此,昆山市从根源出发,从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初衷开始,便对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水质及生态环境进行关注,将问题各个击破。
■诉求:水质与生态打造海绵城市的“昆山模式”
据了解,在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之前,昆山就已委托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RCWSC”)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下简称“WWF”)对该市进行了全局性的水资源及环境解析,提出了昆山综合水资源管理概念策略。该策略以昆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质提升为主要诉求,以雨洪综合管理及绿色基建为方法,结合昆山的圩区排水模式,使昆山能够应对由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造成的水资源压力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具备拥有多样化水源的适应力,实现雨洪综合管理的安全性、合理控制污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性,提高城市内水体水质的宜居性。其目标和愿景与建设昆山海绵城市的初衷不谋而合。
以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昆山市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充分的本土化解读和技术分析后认为,昆山市地下水位很高,大范围雨水下渗的传统水文管理方法经济性不高。此外,昆山市河网密布,水流动力小,雨水面源污染的控制与排涝同等重要。针对这些问题,该市确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赋予园林绿地景观更多生态功能,如水质处理、水文调节、微观气候改善和蓄水滞洪;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质提出具体的处理目标,并按目标科学设计,实现雨水排放的精细化管理等。“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应回归到如何提升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上来,除了对城市给排水等基础功能的重视外,尤其不能忽视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水质及生态环境。”昆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周继春认为,海绵城市这个称号所指向的其实是可持续发展并具有高宜居性的未来智慧城市。而建设海绵城市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根据城市个体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及城市开发现状和规划,分析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并重新理解构建符合自身特征的海绵城市内涵,从而对环境现存及潜在问题进行梳理整治。
■突破:本土化再创新从规划到落地的积极探索
自2011年与CRCWSC、WWF及国内各设计院合作以来,昆山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协同各职能部门做了很多关于面源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的研究,并设计和实施了多个较为典型的工程案例。
昆山文博园水文总体规划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将100公顷地块进行整体生态及水规划,城投公司主导并协调环境、规划、住建、园林、水利等多个政府部门合作完成规划,首次尝试了现代规划所要求的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合作。
城投公司规划设计部经理费一鸣经历了本土化再创新的艰难过程:“本土化不仅是规划策略上的,也体现在设计和工程实施的无数细节中。比如,经过多次实验,我们确定了用于净化雨水的低成本的本地过滤介质,以及各类型条件下不同的本地处理型植被搭配组群,这对昆山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技术突破。”
■愿景:吸纳先进技术让城市更加宜居
目前,昆山已与CRCWSC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实践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于2014年正式成为其科技孵化城,将研究中心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昆山的城市建设中。
据CRCWSC高级生态工程师王健斌介绍,利用仿生学的原理,把自然系统中的水文、水质等功能植入到现代社会的景观里,通过创新型的规划、设计及调整工程方法,系统打造生态型多功能景观以彻底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些要素构成了属于昆山的那块“海绵”。这种新的规划、设计、工程方法一旦推广后,与依赖各式特定的水处理装置产品相比,造价低廉、可复制性高,既可大幅降低海绵城市建设的造价,又可将经验不断辐射其他区域,为将来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形成产学研政企协同模式做好准备。
周继春坦言,昆山在一系列合作研究及实地工程中,找到了包括个体化解读、因地制宜的建设、以示范项目推动等一整套系统性实践体系,这是打造昆山式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创造更适宜居住和更高效的未来昆山城市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昆山的下一步计划是在一个44平方公里的地块内示范较大尺度的综合性海绵区,打造江苏省海绵城市示范基地,以打造海绵区的经验作为重要的知识储备,更好地服务于后续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展。“‘海绵昆山’的发展需要更高的未来城市视野及更完善的规划设计技术支持,也急需更先进的技术、更科学的规范以及有针对性的城市水管理思路。”周继春说。
王璇 高峰
2015年7月27日《中国建设报》专题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