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巨大的“幺蛾子”入侵江苏 宜兴、溧阳等地发现草地贪夜蛾

29.05.2019  20:44

      有一种“幺蛾子”,危害大!在全球已造成超100亿美元的损失。

        有一种“幺蛾子”,大胃王!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见啥吃啥。

        有一种“幺蛾子”,飞得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千米,若在产卵前可迁飞500千米。

        有一种“幺蛾子”,超能生!每次可产卵100-200粒。

        ……

        这种“幺蛾子”,叫做草地贪夜蛾。5月23-24日,江苏植保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排查时,在临近皖浙的宜兴、溧阳玉米田中发现疑似草地贪夜蛾幼虫,后经农业农村部专家鉴定,确认草地贪夜蛾已入侵江苏。

        “幺蛾子”简介

        “无敌破坏王” 危害巨大,还很“变态

        草地贪夜蛾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也是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它的“快乐老家”在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2017年9月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报道,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家中,草地贪夜蛾造成玉米减产830万吨到2060万吨。近年来,已在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草地贪夜蛾具有寄主广泛性、扩散速度快、波及危害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而这种可怕的幺蛾子,已经来到了中国!2019年1月18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告,草地贪夜蛾已从缅甸入侵到中国,云南、广西均已发现它们的踪迹。

        一旦来到中国,这一“幺蛾子”就是“外来入侵物种”,如果繁殖发展到一定数量且无法控制,就会成为“无敌破坏王”——对当地的生物安全会造成巨大且难以挽回的危害。

        不但危害巨大,草地贪夜蛾还很“变态”,但这里指的“变态”与大家想到的可不一样哦。“变态”是昆虫学中的一个名词,草地贪夜蛾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它们的成长过程包含了四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这个周期称为一个世代。在28℃条件下,草地贪夜蛾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雌蛾超级能生,每次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

        如何揪出这种“幺蛾子

        发现玉米叶片出现零星“白斑”要警惕

        5月25日,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专家前往江苏宜兴和溧阳进行了实地调查后,对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和防控等作如下建议:

        首先,尽早通过玉米田零星为害状作直观初判。省农科院专家表示,草地贪夜蛾幼虫食量大,低龄幼虫初期为害可造成玉米叶片出现“白斑”,叶片叶肉被取食后剩下叶表皮而形成的半透明“窗孔”。而高龄幼虫为害则造成叶片大范围孔洞。所以专家建议,田间观察发现玉米叶片出现零星“白斑”时,就要立即进行害虫的仔细调查。

        第二,及时对为害状玉米剥查进行准确识别。白天调查时,低龄幼虫在玉米植株上分布相对较广,离心叶远和近的区域都有幼虫存在,而高龄幼虫集中于玉米植株近基部,掰开叶片可见大量虫粪,进一步查找,可看到害虫。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体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识别要点是抓住头部的“Y”形纹和腹部末端呈正方排列的4个黑斑这两个主要特征。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单要检查玉米,还要检查其它作物,草地贪夜蛾会扩散至水稻等其他作物上进行为害的可能性,需要密切关注。专家表示,省农科院植保所正积极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等相关研究。

        江苏拉响“警报

        上周确认已入侵我省 随风扩散风险加大

        据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消息, 截至5月24日, 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域涉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安徽等14省区市的385个县(市、区)。

        记者了解到,5月14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就发布了关于草地贪夜蛾逼近江苏的预警信息。5月23-24日,江苏植保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排查时,在临近皖浙的宜兴、溧阳玉米田中发现疑似草地贪夜蛾幼虫,后经农业农村部专家鉴定,确认草地贪夜蛾已入侵江苏。26日上午,常州金坛区发现疑似害虫,正在确认之中。从田间为害情况来看,玉米田块被害株率20%-30%,部分为害严重田块被害株率达50%以上。

        我省农业生态和种植布局适宜草地贪夜蛾栖息和定殖,是北迁南回的过渡地带,草地贪夜蛾不仅为害我省当季玉米等作物,也是往北扩散的“虫源地”。随着西南季风增强,本地虫源和外地虫源叠加,下一阶段迁飞扩散至我省玉米主产区的风险加大。

        “反击战”已打响

        虫口夺粮!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防控举措

        由于草地贪夜蛾是外来新发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对该虫的鉴别认知甚少,下一步农业部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予以防控:

        一,认真组织排查。当前,我省发现草地贪夜蛾的县(市、区)均为非玉米主产区,且种植面积小而散,容易遗漏。各地要进一步组织专门力量,发动群众,分区包片,对辖区内的玉米等作物逐块排查,确保不漏一块玉米地。鉴于草地贪夜蛾的杂食性和危害的高风险性,在做好玉米等作物排查的同时,要加大对水稻、蔬菜等其他作物的排查力度,全面摸清草地贪夜蛾对其他作物的危害风险。

        二,早预警早处置。在草地贪夜蛾入侵初期和零星发生时早预警、早处置,在低龄幼虫发生阶段科学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控制其扩散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北迁虫源基数。

        三,加强虫情监测和报告。实行虫情周报制和实时报送制,对新发生草地贪夜蛾虫情,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防止漏查漏报贻误防治时机;对疑似害虫与危害症状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鉴别诊断,一经确认,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于丹丹 季宇轩)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