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以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江苏大学将科技工作与学科发展前沿相衔接,与区域经济社会战略需求相衔接,与企业创新体系相衔接,以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企业出题,教授研究
被称为“中国果蔬脱水加工第一县”的兴化,有100多家脱水蔬菜企业,产品远销国外。然而,由于蔬菜的杀青和杀菌全靠热水烫煮,技术含量低,竞争严重,该市科技部门和企业开出提升脱水蔬菜产业科技含量的“订单”。江苏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接单”。他带领农产品加工团队多次实地调研,提出运用红外线技术取代热水焯烫。如今,一条长8米的蔬菜红外线杀青生产线已在该校建成,并申报了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高校服务社会,首先要接地气,解决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政府最需要、企业最迫切、百姓最欢迎的,就是产学研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5年来江苏大学共签署技术合同4287份,合同经费17.6亿元,同比增长202%,学校分别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并连续3年获科技部颁发的“金桥奖”。
发挥优势,衷情不改
农业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60%。制造一种既节约用水又降低能耗的轻便型灌溉装备,是江苏大学流体中心十余年来的攻关重点。如今,这一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园林、设施农业等领域,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超过1000万亩,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5%以上。
江苏大学有着浓重的农机情怀,曾培养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研究生和第一位农机博士;流体机械学科是全国唯一以水泵研究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工程是全国该学科领域第一个博士点;“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江苏高校首批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跨学科、跨学院、跨单位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并获批为教育部、科技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目前,研究院结合地方新农村建设,与镇江新区、句容等地方政府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建立综合示范基地、共建新市民“社区大学”等,并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创”浪潮涌,涌动校园
每周有一半时间,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盛平都要赶往位于镇江市檀山路的江大科茂信息系统公司。在那里,他还有一个身份——科茂有限公司董事长。从2010年起,科茂公司与江苏大学合作,针对设施园艺、大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智能应用开发了系列产品,已应用于镇江市瑞京园科技示范园、江苏吟春碧芽科技园等单位,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江苏大学建立了开放式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将学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和地方产业资源与政府资源整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该中心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