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外资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第三产业占比已升至43.5%

13.11.2015  23:33

  中国江苏网11月13日讯(记者 王逸男)今天上午,江苏外资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江阴召开,近百家外资企业高管参会,就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发展常态下如何加快创新发展进行积极探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止2014年底,江苏实际外资规模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外资企业对江苏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江苏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超过六成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七成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和三成以上的就业岗位,加快了全省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赵进表示,江苏外资规模连年位居全国第一,而在发展中需要“走出去引进来”。“现在的外资模式,已经由原来招商引资变成招商选资,强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吻合。对环境、项目有了更高的要求,将过剩产能转移到中国的中西部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将高端产业引进来,这样的转型升级需要过程和时间,在稳定模式下进行转型很重要。”赵进说。

  近年来,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占比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江苏富士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曾是数字程控交换机行业内的“龙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崛起,给固话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和影响。2008年公司销售额下滑至数千万元。富士通副总经理那加告诉记者,那时的富士通需要转型,于是依托日本富士通在信息和通信领域的实力,结合软件开发的需求,走上了软件开发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之路。“2014年,富士通承接和完成了日本富士通针对日本运营商的软件开发项目和服务外包项目100多个,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实现销售13亿日元,比上年度增长15%以上。”那加透露。

    据悉,江苏第二产业实际外资占比从2000年的90.1%下降到2014年的54.4%,今年1-9月进一步下降至51.7%;第三产业实际外资占比从2000年的9%上升到2014年的43.5%。

  “转型升级要快,否则很快就被淘汰。”研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顺浪说。研华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投产于昆山,专注于自动化、嵌入式电脑、智能服务三大市场,2009年开始形成研发、制造、服务一条龙模式。在转型升级道路上走得可谓顺风顺水,去年年产值达到19亿元。陈顺浪透露,目前企业发展较为顺利,但中国人力成本不断增长,只有靠提高产能,减少劳动力来提升效益。“为了能够很好的服务客户,我们可以满足量少接到,为客户定制需要的电脑产品。而定制服务提升,同时带来的是生产线上效率的降低,每个生产线每天要变化6.5次,换一次2个小时。”陈顺浪说。目前,研华科技有限公司采取机器取代劳动力,每年减少劳动力100多人次,保障员工利益,每年薪水上浮18%,效率可实现15%的提升,预计2015年年产值达到20亿元。

  赵进透露,下一步,江苏将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入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保持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结合江苏产业发展重点,通过引进外资强化主导产业,形成鲜明产业特色。同时,2016年江苏将适时召开服务业利用外资推进大会,争取推出更多的服务业开放政策。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