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安展览馆即将出新开放

21.05.2015  11:10

  《于无声处》实地实景实事揭秘

  □本报记者姚宏摄

  

  本报讯(记者宋世明姚宏)窃听、暗算、策反、追捕——正在央视一套和江苏卫视热播的现代反谍剧《于无声处》引发了观众对隐蔽战线斗争的极大兴趣。昨天,记者在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探访发现,电视剧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来源于该馆的展出内容。据悉,该馆经过重新设计改造,6月份即将对外开放。

  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坐落于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国家安全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筹建的国内首家独立成馆、面向社会公众,隶属江苏省国家安全厅直接管理,以党的隐蔽斗争光荣历史和当代国际谍战典型战例为载体的大型国家安全主题教育馆,是国家安全部命名的“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的“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于无声处》由省委宣传部、国安影视中心、江苏广电幸福蓝海、中天龙文化传媒等联合出品,该剧主要围绕国外某间谍机构刺探我核潜艇建造机密,我国安卫士与之斗智斗勇而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于无声处》总制片人、中天龙文化传媒负责人隆晓辉告诉记者,该故事就取材于展览中揭秘的一起核潜艇泄密案:洪某是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某研究所办公室工作人员,2005年,他在互联网上发帖寻求兼职信息,不料被境外间谍机构发现并利诱收买,最终出卖了我新型核潜艇的机密情报,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做的是大事,但显示出的面容却是小人物,他们身处幕后,功绩无法公开表彰,我们希望用这部电视剧向他们致敬。”隆晓辉说。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隐蔽战线的高科技“杀器”也日新月异,间谍活动几乎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记者在展厅看到,这里模拟了一个普通酒店的一角,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工作人员在屏幕上轻轻一点,踏入房门的人的形象立即在对面的电子屏上显示出来,原来,墙上挂的钟被安装了具有红外夜视功能的针孔摄像头;安在房顶上的烟雾探测器看似平常,其实早被作了手脚,里面有高清录音设备,可以记录下房间内所有的声音。不仅如此,房间的电话被装了窃听器,电脑里潜藏着木马程序,传真机具有自动保存功能,原本最该让人安心的碎纸机,居然具备扫描功能,在文件被打成纸屑之前那一秒钟不到的时间里,已经被扫描并传输到别有用心的人手中。

  手机导航软件便利了出行的同时,也给间谍活动以可乘之机。据展览馆负责人介绍,10多年前,南京某合资企业使用高精度GPS接收机等设备开展测绘,很快就拥有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全部道路交通数据信息,地图上对我军事设施周围道路标示非常详细,多处注有驻军名称,地图精度已经达到机密级。幸亏这一非法行为被及时发现,这些信息才未流出。

  省安全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家安全机关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国家安全机关“努力打造一支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的干部队伍”。广大国安卫士将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甘当无名英雄,共筑人民防线。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