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一版头条----江苏:吸引农民工走进工会的“家”
【娘家人·暖心事】江苏:吸引农民工走进工会的“家”
新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工会2000多个,发展农民工会员20多万人,
力求年底新增农民工会员百万人
开栏的话
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工会更好履行基本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农民工这支新生力量重要作用的迫切需要。推进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农民工工作,既是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报今起推出专栏《娘家人·暖心事——实现农民工“入会”、“服务”双提升》,报道各级工会努力推动和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的积极探索和典型经验,敬请关注。
本报讯 (记者张锐 王伟) 挖掘开发区(工业园区)农民工入会潜力;实现“工会组建跟着工程走”;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建立工会;将组织农民工入会作为工会组建考核、评选模范职工之家的重要依据……江苏省总工会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明确提出,到今年底新增农民工会员100万人。
江苏建筑企业多达9700家,从业农民工有600多万人,流动性较大;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园区131家,聚集着众多农民工。
如何扩大工会对建筑工地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农民工的覆盖面?江苏省总工会率先提出了“工会组建跟着工程走”的建会思路,明确做到“一个依托、三个同时”:即项目工会要依托项目总包方的工程项目部工会来组建;每个建筑项目在工程立项的同时,考虑组建项目工会;与分包公司或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的同时,明确工会组建有关事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成立项目工会,确保“建筑项目扎在哪里,就在哪发展农民工入会”。
为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建会工作,江苏省总工会多次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联合召开开发区普遍建会现场推进会,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持续开展了“江苏省模范园区工会”创建活动,推进全省54家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规范建立工会组织,以此推动非公企业建会。
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现代农业企业建会,是江苏工会工作的一大亮点。江苏省总工会推广了淮安、宜兴等市经验,鼓励能人支持建会、鼓励创业劳模带头建会、鼓励龙头企业引领建会。在工会组织形式上,对25人以上、用工稳定的农业企业,指导其单独建会;对不符合单独建会条件的,以产业相同、地域相邻为原则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同时,利用利益关联性,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单独工会,再将小规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的方式聚合在龙头企业工会组织内,实现工会组织广覆盖。
为增强农民工对工会的认知,江苏省总工会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宣传工会的职能作用。同时,通过配合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向广大农民工提供医疗互助、工伤保险等普惠化服务的方式,真正实现农民工“进城务工入工会、有了困难找工会、维护权益靠工会、提高技能到工会”。
目前,江苏全省890万农民工会员中有近三分之一来自建筑业;新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工会2000多个,发展农民工会员20多万人。而工会全年用于加强开发园区、乡镇工会建设的专项资金则达到5000万元。
立足现实创新更务实有效
江苏是农民工输入大省,如何最大限度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江苏各级工会发挥聪明才智,交上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江苏工会的做法有两个特点:一是牵住“牛鼻子”深挖潜力。他们聚焦建筑项目、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领域,提出“工会组建跟着工程走”,并进一步挖掘开发区(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潜力,使各类用人单位的基层工会成为组织农民工入会的主渠道。二是借助“外援”协调推进。省总注重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活动,形成强力推进、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的有力态势,为实现工作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工会善于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对实践证明成功有效的做法总结提炼,并加以推广,突破建会的固有思维模式,大胆探索创新。如利用利益关联性,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会,以此推动工会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纵观江苏工会经验可以看到,以问题为导向、立足现实情况的创新,让农民工入会工作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更务实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