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聚焦“十三五”发展建言献策谋新招

29.06.2015  14:12

  6月25日,以江苏“十三五”发展战略思路为主题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4次会议在南京大学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到会听取专家学者意见。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十三五”时期江苏发展畅所欲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提出,江苏要将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争当国家实施新阶段新战略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认为,制定“十三五”规划要强化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在重点介绍了浙江“十三五”规划有关情况后建议,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要立足省情,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建议,“十三五”时期要强化均衡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提出,“十三五”发展要将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重视解决“短板”、难点,防范结构性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风险。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钟甫宁建议,在农业领域要支持鼓励各种技术创新,努力降低农业劳动力成本。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鸿雁认为,“十三五”时期要积极推进“社会精准治理”。省社科院副院长吴先满建议,要以改善民生来挖掘和拓展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毕军提出,“十三五”时期环境治理要强化全过程管理思维,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认为,江苏要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提供的重大机遇,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积极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张颢瀚、钱志新、胡福明等专家学者,也分别对江苏“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了建议。

  罗志军在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发言后说,谋划“十三五”发展,必须明大势、看大局,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把我们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透,把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十三五”期间,虽然难和险在增多,但时与势对江苏总体有利。分析形势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要着眼宏观背景,善于趋利避害,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从纷繁复杂的变量中,把“趋什么利”、“避什么害”真正搞清楚并加以应对;要把握阶段特征,善于顺势而为,立足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顺应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大势,更加富有成效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立足自身实际,善于扬长避短,对自身的优势、成功的经验固然要有客观的估价,对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更要有清醒理性的认识,努力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罗志军指出,“十三五”时期既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时间窗口期,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上取得重大进展,要如期实现“第一个率先”目标、为“第二个率先”打下坚实基础,未来五年至关重要。要把握“十三五”发展的特殊性要求,突出四个关键词:一是“总领”,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以此引领建设新江苏的实践;二是“全面”,就是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三是“应势”,就是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实现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四是“底线”,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各种难题、防范各类风险。

  罗志军强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问题、重大工程和项目的研究,是系统谋划“十三五”发展的重中之重。重大战略应保持相对连贯性、延续性,同时要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拓展和提升其内涵。对于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善于往下落一个层次,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新招数。要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以及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的机遇,前瞻思考、充分论证、科学决策,谋划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动作用显著的重大工程和项目。

  罗志军强调,规划未来五年发展要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必须坚持“开放编规划”。我省将在前一阶段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开辟专门渠道征集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对“十三五”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希望大家积极为江苏“十三五”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共同编制出一个符合中央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契合江苏实际的好规划,引领江苏未来五年的发展实践。

  李学勇感谢专家学者对编制好我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意见建议。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是江苏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总要求总纲领,我们谋划“十三五”发展,关键要贯彻好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明确要求,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要总结好江苏过去发展特别是“十二五”发展的经验,强化问题导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拿出破解的对策办法。要把握好新常态下江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改革创新,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抓住用好机遇、主动应对挑战。要体现好中央精神和国家层面规划的要求,顺应形势发展变化,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实践。要继续发挥好江苏智库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凝聚各方智慧、发挥各界力量,共同谋划好我省未来五年发展。

  省领导弘强、李云峰、樊金龙、蒋宏坤、徐南平,老同志陈焕友、胡福明,省政府秘书长张敬华,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出席会议。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主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