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民生和环境指标都是硬杠杠

25.01.2016  12:15

  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昨天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肖勇吴胜吴俊摄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将是什么样?在今年这样一个跨界五年的两会上,“十三五”规划无疑成为关注焦点。昨天进入南京人民大会堂的代表委员们人人领到了近几年来最厚的一摞材料,其中最厚重的一本就是《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会前等待的时间,这个厚本子成为现场代表委员们读得最仔细的材料之一。

  翻开这本浓缩着未来五年江苏的大本子,记者注意到,草案在主要指标安排上,初步提出强、富、美、高等4大类30项38个具体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7个,约束性指标21个,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指标成为我省未来五年发展中的“硬杠杠”,约束性指标几乎都集中在“百姓富”和“环境美”上:5年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98%,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五年新增造林120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的纲要草案中,不少指标都高于国家标准。比如,我省“十三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为年纯收入6000元,高于全国4000元的脱贫标准。根据省情实际,对国家纲要提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即PM2.5浓度下降”分别替换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和PM2.5浓度下降,范围覆盖江苏全域。这是江苏践行中央提出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直接体现。

  展望5年发展,GDP增速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纲要将江苏“十三五”的经济增速定位在年均增长7.5%左右是出于怎样的考虑?除了纲要草案,代表委员们还拿到了一份起草说明。说明中特别解释了这一数字,是集思广益、反复斟酌的结果,既体现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精神,又符合我省潜在增长率区间和基础条件支撑,同时也兼顾到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和空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本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给江苏这5年指明了方向,美丽的画卷正在我们脚下展现。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石小磊

原标题: 江苏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民生和环境指标都是硬杠杠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