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展半年报①“3+3”:江苏区域发展更协调

20.07.2015  13:43
        时至年中,各地接连传来好消息:南京国家级江北新区获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金融业成为服务业中的最大产业;南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郑徐客专进入铺枕阶段,明年7月开通运营,将加速我省拓展向西发展空间……省发改委昨日介绍,上半年我省各区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原有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基础上,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正在成为新的增长极,“3+3”的区域新格局让发展动能更强、质态更优。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苏北和沿海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工业经济看,苏南、苏中、苏北分别增长6.4%、10.3%、11.1%,稳中向好的态势明显。   今年初以来,我省围绕更高层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多项部署:召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重点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召开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会议,重点解决发展的路径问题;召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工作会议,重点解决发展的空间问题,深化了沿海开发的工作安排。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江北新区是全国第十三个、我省首个国家级新区,为促进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又提供了一个国家级平台和载体。   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地主动发展意识更强。在省市共同努力下,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函,总体规划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复,中航爱飞客、电子商务城等项目相继落户;常州西太湖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无锡太湖低碳创新示范区规划编制已启动;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示范效益显现。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苏北地区充分挖掘投资潜力,吸引优质项目落户。徐州与北京中关村举行合作发展恳谈会,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额125.7亿元。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智能制造投资推介会,签约39个项目、总投资额91亿元。宿迁举行“互联网+”产业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11个。目前,全省南北共建园区增加至43个,其中5个位于苏中苏北结合部的经济薄弱地区,总投资额30亿元、由苏州转移到灌南的宏达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   苏南、苏中地区则围绕新旧产业接续、发展动力转换,更大力度地谋划转型升级。苏州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上中高端水平“双目标”,突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等重点,推动经济稳中提质、行稳致远。南京明确经济发展主攻方向——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五型经济”,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贡献度。南通提出以比全省快1-1.5个百分点的发展速度来争取时间和空间,确保2017年以大市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