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力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

04.06.2015  08:12

  100个县市区“一个不能少

  为城乡每个孩子人生出彩“奠基

  新华报业网讯 6月1日起,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我省最后一批申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县区进行现场考核,同时对已通过“国检”的县市区进行“回头看”抽检。

  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是国家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用督导手段保障教育公平又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2年,江苏开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申报,两年多来全省100个县市区中有89个获国家督导认定,总数居全国第一,距离全覆盖只差“最后一公里”。2014年,江苏发起全覆盖攻坚战,11个未达“国标”县区全部要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短板。此次“国检”,江苏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656万孩子“学习条件一样好

  “上学去喽!”5月29日上午7点,8岁女孩刘雨彤背着书包,笑眯眯地到离家不远的响水县新荡小学上学。“孩子能在条件这么好的学校上学,我们很满意。”家长说。

  刘雨彤的父母都是农民。爸爸刘永生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也在这所学校上过学,学校近几年变化太大了,“就说操场吧,以前是泥土的,孩子们锻炼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现在改成塑胶跑道,雨天照样锻炼,再不用担心孩子滑倒了。

  “泥土操场变身塑胶跑道操场,多亏县里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校长庄万荣告诉记者,新荡小学是响水县最偏僻的一所农村小学,条件原先也最差,这两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创建给学校办学条件带来革命性变化,1—6年级456名小学生全部从老旧平房或危房搬到新教学楼,还新建了篮球场、足球场等,新增2000平方米绿化。

  “电子信息化装备有了质的飞跃。”庄万荣兴奋地说,学校每个教室都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54名老师每人配备一台装有电子备课系统的笔记本电脑,科学、音乐、美术等9个功能教室都是新装备。“各种投入加起来近500万元,全是县财政出的钱。

  新荡小学“硬件”升级,是江苏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进的一个缩影。在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过程中,各地办学条件普遍“提档升级”,普通百姓的孩子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校共有71名留守儿童,学校专门建了‘留守儿童之家’,设有团体辅导室、宣泄室、放松室等,还成立了书法、象棋、器乐、舞蹈等10多个兴趣小组。”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校长周云告诉记者,“留守儿童之家”注重正面引导,让孩子不良情绪得到释放。泗洪共有2.5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普设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亲情电话等,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流动儿童教育同样令人关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近百万,都按照‘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接纳为主’,与流入地户籍人口子女一样接受义务教育。”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目前江苏6100所义务教育学校656万在校生,基本上达到“学习条件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