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面深化检务公开举措扎实成效渐显

29.10.2014  10:32

 

 

        “淮安市司法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嵇海婴涉嫌受贿一案由淮安市检察院侦查终结,已被移送审查起诉。”江苏省检察院官方微博日前在首页置顶的这条微博被各大网站转载。

        近来人们发现,江苏检察机关从日常工作到执法办案的神秘面纱正在被一一揭开。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认为:“以公开促规范,以规范赢公信,可以加快推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水平和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高。

        曾经“藏在深闺”的法律文书网上公开

        “江苏省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镇江市原副市长李卫平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起,江苏省检察院动作频出,先后在官网、微博、微信上指名道姓公布近140起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引发强烈关注。镇江市原副市长李卫平受贿案一经公布,引来国内各大网站纷纷转载,相关微博点击率高达160余万人次。

        “以往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中,考虑到办案需要和保密问题,一般都是移送法院起诉后才会对外公布。”该省检察院宣传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江苏已出台相关细则,在不影响办案的前提下,该省检察机关将打破“只做不说”的惯例,及时对外公布查处职务犯罪案件有关信息,让群众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反腐败惩贪渎的实际效果。

        公开不仅于此。起诉书、不起诉决定书等过去这些“藏在深闺”的法律文书,也将在今年年底全部置于阳光下“晾晒”。

        该院案件监督管理处处长张卫告诉记者,法律文书公开对于检察机关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去年12月,江苏在4个基层检察院率先试点,对作出的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不抗诉等5大类8种文书全部在网上进行公开。随后将试点扩大到3个市级检察院和44个基层检察院。

        执法透明,“包打听”生意就此打烊

        以往案件到了检察院,从受理、立案审查到审查批捕、起诉,有关当事人对案件进展情况难以了解。于是,一些宣称通晓内情的“关系人士”乘机钻空子,从中非法牟利。

        徐州市铜山区的李某最近就遇到一个“可以在公安帮忙打点”的“能人”。此前,李某的丈夫因涉罪被捕。多亏铜山区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李某才没上“能人”的当,及时了解到案子进展情况。

        张卫告诉记者,该省检察院正在开发建立全省统一的案件流程查询平台,对于不宜向社会公众公开的相关办案信息,被告人、举报人、被害人和律师等案件当事人仍可申请查询案件进展情况,目前已有近1.4万条案件程序信息向相关人群公开,“包打听”们的生意也就此打烊。

        公开才能赢得公信。前不久,因不满江阴市检察院的指控,因受贿获罪的被告人李某的家属等数十人到江阴市政府广场集会,并打出横幅,宣称“江阴市检察院歪曲事实造冤案”。事件发生一个小时后,江阴市检察院启动释法说理制度,在舆情最集中的“暨阳网”上,实名注册用户名,发帖对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说明和澄清,舆情当天即得到扭转。

        深度“触网”公开,网友称赞“给力

        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网络受理、远程视频接访,市院、基层院、派驻检察室互通的网络检务平台系统……去年以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借助新媒体打造的检务公开新模式已然显现。

        一次,网友“一身正气”在泰州“凤城清风”论坛发牢骚称:兴化有个村支书可能存在贪污低保金问题。这一情况很快进入泰州市检察院网评员的视线,并被作为线索批转兴化市检察院办理。检察官迅速查明:举报属实,这名村支书在8年间,贪污低保金2.5万元。最终,这名村支书因贪污罪获刑一年零三个月。

        当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司法实践相结合,一系列这样的积极“化学反应”不断发生。酒后不听朋友劝阻执意开车出门,宿迁人金伟刚出门就撞倒一位老人拖行致死,在逃逸的过程中又将一位老人迎面撞死。该案一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借助微博平台,宿迁市检察院对该案公诉全程进行微博直播,网友阅读、转播、评论逾18万人次。

        江苏检察在线开通半年多,已先后发布微博9100多条,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信息及时予以公布。当地不少媒体记者已把浏览该省检察院官网官微作为每日“必修课”,从中发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