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信息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

21.12.2015  13:40

  新华报业网讯 12月20日,江苏省第11部全省信息化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正式发布。报告称,2015年江苏省信息社会发展指数为0.5387,位列全国各省区第四位。

  2015年,江苏13个地级市有5个市进入信息社会发展期初级阶段,它们是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和镇江,其他市都处于准备期的转型阶段。比较江苏地级市信息社会的四大特征,可以看出信息经济是江苏发展的强项,其次是在线政府,再次是网络社会和数字生活。

  江苏新一代信息产业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向高端发展。2014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9万亿元,同比增长6.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439亿元,同比增长24.4%,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云计算作为软件业新业态之一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全省云计算业务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50.2%。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4年底,全省互联网企业达2025家。

  与此同时,江苏的信息化应用效益指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指数、光缆线路总长度、IPTV用户数、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宽带接入端口总数、移动电话基站数、光纤到户覆盖家庭数、农业信息化覆盖率等多项指标也均居全国前列。

  “智慧江苏”建设在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了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应用。如在食品药品监督方面,建成“乳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追溯系统,基本实现三类产品追溯信息的手机APP和网站查询。在卫生人口管理方面,85%的流动人口重点服务管理对象可实现异地办证,初步实现出生人口检测预警;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已在80%以上二级医院和全部三级医院得到有效应用,为诊疗对象建立电子病历数据库。“社会保障一卡通”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2014年底,全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4289万。

  报告最后分析了信息发展最新形势和趋势,指出未来“互联网+”将主要呈现五大发展趋势:一是“互联网+”将渗透至所有传统产业领域,其模式不仅在于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更在于产生更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相促进的新生产、流通和商业模式;二是“互联网+”将催生O2O的全渠道融合模式。三是“互联网+”的综合服务业将兴起;四是“互联网+”的产业链将逐步完善;五是电子商务从规模到质量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将逐步建立。(经济报记者杜颖梅)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