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主动对标,热情拥抱自贸区

22.04.2015  13:49

  自贸试验从“一枝独秀”到“四花齐放

  江苏主动对标,热情拥抱自贸区

  

  新华报业网讯 中国自贸试验从上海的“一枝独秀”走向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朵金花”齐放,作为开放大省的江苏如何拥抱自贸试验2.0时代,推进本省的发展?

  “以前我们货物进出要一票一报,1天才能办完手续;现在可以先分批次进出货物,再集中办理报关手续,20分钟,手上的票就报完了。”昨天,唐玲俐在电话那头说。

  唐玲俐,是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内艾业无纺布公司的进出口部业务员。从事外贸业务多年,这阵子真切感受到了通关中的变化,“批次进出、集中申报”让她高效通关。变化源于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打造的类自贸区港城模板。

  作为全省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化整合功能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海关、检验检疫等协同创新,已有“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智能化卡口验放”“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区内自行运输”“统一备案清单”“集中汇总纳税”等上海自贸区的6项海关监管举措落地。

  虽然不在自贸区的名单之中,但江苏正在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实践,加快复制自贸区试点经验。

  对标“负面清单”破除“玻璃门

  外资负面清单,始终是人们关注自贸区的一个重点。按照闽粤津自贸区总体方案,三个自贸区将与上海使用同一张负面清单。

  省商务厅外资处处长汤大军表示,负面清单属国家事权范围,不能各自为战。四个自贸区使用同一张负面清单,有利于保持政策的一致性、透明性。对江苏来说,按照三法规定,引进外资还不能使用负面清单,但可以参照这个模式进行探索创新。“国家也在为负面清单的推广创造条件,4月10日开始实施的新版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大大缩减了限制类、禁止类目录。这为我省外资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政策基础。

  在方便外资进入、下放审批权限方面,我省的探索领先全国。省商务厅人士介绍,2013年11月1日起,将省辖市的外资审批权限由原来的3000万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使得绝大多数外资项目可以在地方办结相关审批手续。2013年11月20日起,全省所有县(市)获得3000万美元的外资审批权限。2014年4月,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得与苏州工业园区同等的3亿美元的外资审批权限。同年5月21日,在全省开展3000万美元以下鼓励类及允许类外资项目的“清单式审核、备案化管理”外资快速审批试点工作。“我省实际到账外资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和我省外资管理创新不无关系。

  汤大军说,虽然我省外资还不能运用负面清单管理,但我们在参照新模式的同时,正把更多精力放在外资后道管理上,通过破除“玻璃门”,让外资真正享受国民待遇。目前,我省已拿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改革措施和时间表,逐个梳理清除对服务业开放和准入设置的不合理门槛。

  最近几天,省商务厅正在对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引进外资工作展开调研。比如调研中发现养老与医疗还缺乏政策衔接,养老机构不能办外商独资医疗机构。“我们正在与省民政、医疗卫生等部门沟通合作,尽量营造一个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