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江苏一批新骨灰堂将启用 公众殡葬观仍待转变

26.03.2015  11:23

      经常于港式电影中所见的骨灰堂,在江苏推广已有多年,为人接受度如何?利用率如何?清明前,经过连日来在江苏多地走访,记者发现,在政府主推殡葬改革、倡导绿色殡葬的当下,公众殡葬观念仍亟待转变。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入葬方式。受传统观念影响,买墓地仍是主流做法之一。但用地日趋紧缺已是不争事实。

      既节约土地、又尊重“入土为安”习俗,人逝入骨灰堂一直为民政部门所倡导。

      “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不久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骨灰堂这一入葬方式。”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助理葛欣鹏说。

      在镇江新区安息堂内,葛欣鹏指着骨灰堂内的格位说,这些年,选择墓地的人在减少,每年约有300名新亡人员进入安息堂。选择当地北山墓地、安息堂的人,各占一半。

      当天,该安息堂内,不同格位前,插满了前来祭奠亲人带来的彩色塑料花,骨灰堂壁上是金色精装的《清明上河图》。

      实际上,经过走访,记者发现,骨灰堂的建筑风格并非固有思想中般死板、冷峻,一些苏南地区的骨灰堂,有的外部看似办公大楼,有的身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之中,有的内部甚至区分中式、欧式风格,配有舒缓古乐。

      位于张家港唐桥镇的憩园就是比较典型的一座。其外部看似宾馆,走进是座多层建筑,入口处有不同风格的壁画,骨灰堂格位分中式、欧式风格,均以金色打底,房间内配有古乐,装修考究。

      民政部门为力推绿色殡葬,在入骨灰堂定价上给予优惠,有的地方收取每年10元至20元不等的低价管理费,有的干脆存放费、管理费全免。

      在扬中市开发区建成的安息堂,不仅不收骨灰安放费、管理费,本地户籍人进入安息堂还奖励1000元。张家港南丰镇静安园逝者家属无需交纳管理费。镇江新区安息堂将于今年4月1日对六类城乡困难群众实现免费存放。

      与普通墓地一般占地2平米至3平米相比,骨灰堂以格位形式为主,推行骨灰堂入葬方式,最显而易见的效果是节地。

      据张家港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黄玉才介绍,以张家港为例,当地自2007年投资2亿元建成17座骨灰堂、14个埋葬地,2007年至今节约用地1200多亩。

      今年清明节前,江苏一批新骨灰堂将启用。

      苏州真山园墓区主任陈杰说,该园公益性骨灰堂已登记32户,将在本月底举行公祭、集体安放活动。该骨灰堂建设投资1000万元,共有4万穴左右。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