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聚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主客共享,区域建设根本落脚点

25.09.2017  10:43

  交汇点讯 长达15.6公里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宛若一条生态廊道,沿线历史与现代、景区与街区、旅游与城市功能相融,市民与游客置身其中,仿佛一同进入了“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人,是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说,发展的目标,是把这方水土建成生活美好、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

   不仅生态美,更要生活美

  正是葡萄成熟时,宿豫区来龙镇陵园村的葡萄种植大户孙克联这两个月异常忙碌。

  “我们这里风景好,但就是穷。原先种水稻、小麦,加起来一年也不到两千块。”年过六旬的孙克联曾经和当地很多人一样,靠着几亩田过着紧巴巴的日子。2014年,镇里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孙克联开始种植葡萄。如今,他的葡萄生态农场规模目前达到了70多亩,年产优质鲜葡萄30万斤。

  “生态美,生活也要美,关键是致富。”宿豫区来龙新城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朱立胜介绍,为了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宿豫区来龙镇集中连片建设了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葡萄采摘和苗木花卉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模式,目前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多亩,外出劳动力开始纷纷返乡。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餐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正在打造。

  走进江淮生态经济区,满目绿色沁人心脾。然而,生态优而美的背后,穷且弱,也曾是这里显著的标签。翻看扶贫名单,江苏重点扶贫的6个集中连片区和12个贫困县都在苏北,而江淮生态经济区占了其中一半,成为“扶贫”的重中之重。

  坐拥大片绿色资源,必须要让身在其间的百姓受益。如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快“”起来?

  像来龙镇这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资源禀赋变为发展优势,挖掘富民潜力,打通增收渠道,在江淮生态经济区内愈发成为共识——宿迁和淮安重点发展有机果林等特色农业,推进产业链延伸;里下河地区发展优质大米、有机蔬菜和特色水产养殖,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岗位;有条件的地区瞄准农旅结合方向,盘活村级集体资源和资产,依托传统民宅发展民宿经济……

  “建设生态经济区,不能让老百姓守着生态没饭吃。”泗洪县委书记王晓东说。泗洪是全省12个重点扶贫县区之一,发展不够充分、增长不可持续、群众不够富裕的问题突出。“我们将把推进机制创新作为破解生态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优化整合农业、旅游、环保等部门职能,加大生态和富民考核权重,着力构建与生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机制,打通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通道。

   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心

  今年23岁的李健超是高邮市卸甲镇郭楼村的团支部书记,也是一个返乡创业的家庭农场主。从部队退伍后,在镇村及家人的支持下,去年底,他先后投资80多万元办起了鸿翼家庭农场,初步形成了生态养鸡、养鱼、生态蔬菜与西瓜种植的绿色发展模式,预计明年就能收回投资,后年盈利。面对未来,李健超很有信心,“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携手创业致富。

  “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江淮地区的地方主政者,都面临过这样的人才尴尬:长期以来,因为经济发展欠缺,该区域主要是劳动力和人才的输出地。

  从发展的资源要素看,江淮生态经济区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据不完全统计,区域内研究生的返乡比例不足3成,本科生仅6成,专科生占8成,显而易见,学历层次越高,回来的越少。

  “没有人才结构的改善,无论是富民,还是发展,都不可能有大的改观。”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表示,必须用带动就业和扶持创业“两条腿走路”,为百姓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创造更好环境,实现从外出“打工潮”向回乡“创业潮”转变。

  “引人留人”是事关区域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李强书记强调,建好江淮生态经济区,必须将“人才逆差”扭转为“人才顺差”,将“人才洼地”打造成“人才高地”。随着大城市挤出效应增强、区域交通更加便捷,三类人群成为关注重点,纳入江淮生态经济区“引才视野”——“走出去”的年轻人、愿意叶落归根的乡贤人才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高端人才。

  一方面,以生态环境、创业机会、发展空间引人留人;另一方面,这些人才带来的知识、理念、资本,将成为反哺区域发展的“种子”。苏南巨变,便是成功先例。得益于“上海工程师”的引进,苏南通过柔性引才,打通了崛起之路。

  引得进人才,还要留得住人心。“城市发展得好,我们创业人的机会就更多!”淮安华夏计量仪器有限公司老板的高立东回忆说,大学毕业他便进入知名台企工作,2010年,高立东调到台企在淮安的检测部门。2012年,他决定在淮安创业。五年时间,公司的销售额已经突破600万。创业环境好,台商集聚多,政策红利大,坚定了高立东“留下来”的决心。当初的打工仔,成为如今带动就业的创业者。

   来的人说好,住的人也说好

  “春花秋月皆归衲,水色山光好梯田。”马上“十一”,宿迁三台山景区活动不断。这个投入14亿元,3年前由国有林场改造而来的国家森利公园,造出“那山、那水、衲田”新景,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来过的游人纷纷点赞。

  生态美起来,“青山”变“金山”,当地人也拍手叫好。在田里工作的花农,景区内保洁、保安等工作人员,很多就是这里的原住民,这1000人左右的群体,年均收入2万元左右,真正实现了旅游富民。

  谁来说“”,是衡量生态经济区成效的重要指标。“商业开发,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感受到更美好的生活。”宿迁文旅集团董事长陈伟感慨。

  走进建湖县高新区,双湖公园、西塘河风光带等一批休闲绿地公园密布,科创大厦、金钻大厦、集贤公寓等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云集,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生活的各项需要。随着园区内服务中心、政务、商务平台建成运行,真正实现了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园区的目标。

  “统筹规划,要突出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停留在景点打造和商业开发的初级层面。”建湖县县长薛盛堂说,要通过高效服务,打造发展“新标杆”,实现“主客共享”。

  “主客共享”,成为江淮生态经济区发展的终极目标。且看——

  在淮安,高水准画好绿色发展路线图成为自发要求,按照市县一盘棋的理念,该市将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富民效益最大化;

  在兴化,正重点打造里下河生态经济区,让“”风景“”风景成为农民的“聚宝盆”……

  走马整个生态经济区,一个个生动事例汇聚成发展共识——对外,要输出优美的生态价值,成为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旅游目的地;对内,要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只有把外地人和本地人、城市人和乡村人的身心都抓住,生态经济区建设才能真正拥无可限量的未来。

  江淮生态经济区铿锵落子,掀开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崭新篇章,也开启了江淮人民美好生活的全新起点。征程在即,戮力同心,这方水土终将在大国版图上绽放华彩。

  交汇点记者 付奇 杭春燕

标签:

编辑:顾志铭

抓住发展“魂” 做足“水”文章
  聚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 ②    环保厅
聚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②抓住发展“魂” 做足“水”文章
  从空中俯瞰江淮生态经济区,平原广阔,河网密布,新华报业网
让这方水土更加令人向往
  本报评论员   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新华报业网
聚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①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
  新华报业网讯 编者按 改变了苏南苏中苏北传统经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