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江浦警方“五查”措施严密涉爆物品管理

10.11.2016  21:35

  近日,清江浦警方以冬季各地易发生爆炸案事件,爆炸物品管理不严等问题为教训,重落实,补短板,在全区范围内迅速开展公共安全隐患“五查”工作,筑牢安全防线。

   一、全面排查爆破作业单位和人员。 围绕民爆物品运输、储存、使用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五整一打”专项整治行动,即查违规、督处罚,查隐患、督整改,查制度、督落实。同时,治安大队、派出所召开涉爆单位从业人员集中教育大会,通报案情,宣讲法律,动员主动上交非法持有、私藏的爆炸物品,并逐一签订保证书,坚决防止非法持有、私藏爆炸物品。

   二、拉网清查涉爆重点部位和场所。 以爆炸物品使用量大,非法制贩民爆物品、烟花爆竹问题严重、涉爆隐患突出,以及可能存在私制、私藏、贩运爆炸物品的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集贸市场及出租房屋、废弃窑洞、关闭矿点、闲置厂房(院落)等部位、场所为重点,组织工作专班,采取必要技术手段,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地毯式”检查,查私制、捣窝点,查私贩、追源头,查私存、全收缴,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三、深入核查易制爆化学品重点单位。 对硝酸铵、硝酸铵复混肥、氯酸钾、硫磺等易制爆化工原料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一次彻底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其生产、经营的品种、数量、流向等基本情况和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并按照“一家一档”要求,实行档案管理。

   四、逐一筛查涉爆重点人员。 充分发挥“全警三员”、“内保三员”作用,广泛摸排各类涉爆重点人员。对曾因涉爆违法犯罪受过治安、刑事处罚和被劳动教养的人员,涉嫌非法制贩爆炸物品特别是掌握爆炸物品制造技术的人员,扬言实施爆炸报复社会等有现实危害性的人员,曾接触民爆物品、懂爆破作业和爆炸物制作技术、网购电点火头等制爆器具和原材料等人员,逐一纳入管控视线,开展“过筛”式调查,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及现实表现,对有现实危害的,严格落实管控措施,严防滋事肇祸。对摸排出来的涉爆案件线索,逐一深入核查,涉嫌犯罪的,专班经营,坚决依法打击处理到位。

   五、动态巡查公共场所风险。 加强社会面管控,严密警力部署,强化对广场、车站、网吧、KTV、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巡逻检查,重点查看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是否好使好用,是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及应急预案制定等情况,同时要求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树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的安全自我管理意识,从源头上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定时定期巡查制度和日常安全监督管理的各项措施,坚决不留死角和盲点,最大程度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淮安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