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生态理念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16.01.2016  10:20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小康与生态”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经济收入达到小康水平后,江宁区对于小康是这样认识的。

  2013年,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中,生态环境类指标分为:单位GDP能耗、环境质量、绿化水平3项。在环境质量方面,包括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60%、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60%、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90%、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达标率达到95%。这也是目前正在运用的小康指标体系。

  而江宁区拿出的“成绩单”也足够亮眼。在今年的江宁区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江宁区区长陈发喜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江宁建成国家生态区,实施“清水行动”计划,集中整治砂石码头、船厂和黑臭河流,完成37个太湖流域治理项目,新建、提升污水处理厂33座,城区和街道污水管网覆盖率分别达95%和82%,区域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建成汤山、湖熟、谷里、江宁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

  实施“蓝天行动”计划,强力整治工业废气、工地扬尘、餐饮油烟、黄标车等,连续三年实现秸秆禁烧“零火点”,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到75.7%。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资源化污泥处置,每年超额完成四种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关停、整治“三高两低”等企业600多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545家。废弃露采矿山复绿500万平方米,林木覆盖率和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8%、47.2%。街道全部建成国家生态街道和市级森林镇街。

  江宁区环保局局长杨林富表示,“十二五”期间,江宁就生态文明建设编制了一个“规划”、印发了一个“决定”、出台了一个“意见”、划定了一条“红线”、实施了“十大行动”,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不开发区

  做本子、竖牌子、栽桩子、补票子

  5年生态文明实践,让江宁人更加坚信,必须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真真正正让老百姓们体会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东坑生态林里,记者看一块块鲜艳的黄红色条石,正面写着大大的“红线”二字,背面有“东坑生态公益林”字样。

  “这就是我们江宁的生态红线,不开发区。为了保护江宁的生态环境,我们做本子、竖牌子、栽桩子、补票子。”江宁区一位领导形象地表示。

  “做本子就是做规划。”当其他新城区大步“前进”,建设经济开发区时,快速发展中的江宁却选择“不开发区”,提出3个“500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布局,编制出台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与城镇空间增长边界规划,总面积约为523.88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56%,为自然生态留下更广阔的空间。同时,江宁区在生态功能区竖起了“标牌”、做好了“生态补偿”,而记者看到的条石,就是“栽桩子”。

  4个示范区

  农民“经营”农村充分享受着生态红利

  “十二五”以来,在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中,许多农民坐在家中当起了“老板”。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山川河流、农耕土地……这些原本再平常不过的乡村元素,都悄然转变为当地农民的“财富”。农民从居住农村变成了“经营”农村,充分享受着生态红利。

  而这一些都要归功于农村环境整治,“十二五”期间,江宁区抓住国家财政部、环保部“以奖促治”连片整治的机遇,整合资源,高质推进,建成汤山、湖熟、谷里、江宁等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4个示范区,涉及33个村(社区)204个自然村,直接受益人口8.35万,国土面积172.99平方公里。 2015年9月16日,谷里、江宁街道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级验收,江宁区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2013-2014年度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省级考核验收的区县。

  “小康不小康,主要看老乡;小康全面不全面,农村是关键!”去年10月24日-25日,国家在江宁召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风景如画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江宁“金花村”大塘金村感慨。他深情地表示:“城乡统筹,并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把农民赶上高楼。在江苏我们看到,农村还是农村,但环境品质还优于城市,我想这就是我们要的农村现代化。

  通讯员刘建平王蓉蓉 记者陈闻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