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扎实抓好“美丽事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最前列

07.07.2015  13:28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召开“千百工程”推进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千百工程”实施情况,研究部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举措。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世贵要求,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扎实、深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千百工程”建设,推动江宁农业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走在最前列。区领导刘玲、梁六生、李雁、丁圣荣等参加会议。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千百工程’仍需久久为功。”李世贵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实施“千百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江宁在深化城乡统筹、建设现代农业、塑造乡村文明、彻底破除二元结构上走在全省全市最前列。
        李世贵强调,要紧紧扭住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目标,坚持由国内眼光转向国际眼光,由点、线结合转向点、线、面结合,由初级阶段转向高级阶段,扎扎实实抓好“千百工程”这项“美丽事业”。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统筹实施,突出“布局美”、体现“个性美”,加快构建具备鲜明差异化和地域特色的完整美丽乡村形态;由点及面推开、由表及里深入、由西向东全覆盖地实施“千百工程”建设,实现特色化、产业化、集聚化的最优布局。要坚持一手抓整治提升、一手抓长效管理,率先在江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因地制宜推进“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建设;健全完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和村规民约,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呵护好“千百工程”建设的成果。要坚持以“”化人,彰显美丽乡村的特色内涵,精心保护好古村落的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深度挖掘传统村落中凝结着的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要坚持将生态富民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因地制宜发展“农旅结合”的乡村休旅经济和“接二连三”的农业新型业态,着力推动江宁农村超越工业化阶段、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把服务农民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各项公共服务;将“三严三实”标准和要求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加强与群众贴得最近的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建设,下大力气提升街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和带领群众的能力。
        李世贵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真正构筑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街村主抓、群众参与”的大格局;强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国资和社会资本有序投入美丽乡村“千百工程”;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做事、少花钱办成事”;强化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微信、网络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江宁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和成效,不断提升品牌效应。
       
作者:俞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