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积极关爱留守儿童假期生活

10.08.2015  22:10

  作为教育大区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相对集中区,江宁区一直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动态信息管理。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排队,把家庭地址、临时监护人姓名、电话、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点、电话等信息,一一进行登记,建立了留守儿童(包括其他弱势儿童)档案。在基础上,定期核实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今年暑假前,各学校、班级对留守儿童再次进行信息了解摸底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动态。
  建立交流互动平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重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组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和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交流平台,学校心理咨询室指派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借助陶老师工作站江宁分站心理咨询热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网络,落实专人跟踪管理。建立以街道、社区有关人员为主体的社会管理网络和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学校管理网络。各学校安排相关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在思想上开导,心理上疏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假期中,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不少于1次。班主任经常性的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进行电话、微信、QQ等方式的联系,假期中联系不少于3次。同时对留守儿童在家庭和社区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安全监管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建立留守儿童活动载体,指导留守儿童假期生活。充分借助校外教育辅导站这一载体,依托社区资源、通过“校站结合”,组织“五老”志愿者、聘请学校在职教师开展学习辅导,组织系列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参加,努力让校外辅导站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暑假期间,街道、社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抗战英雄、探访烈士陵园、观看抗战影视等活动以及“地铁文明我先行”志愿活动等让留守儿童们在活动中学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