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农村涌动务工潮创业潮科技潮

23.12.2015  17:02
        眼下,穿行在乡村田野间,可以真切感受到创业潮、务工潮、科技潮在南京市江宁区农村的大地上涌动。
        务工——展示农民新形象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部分地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个人自愿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程,举办劳务对接活动,增强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本领,拓宽了务工途径。从体力型务工到智能型务工,从打工仔到小老板,如今,该区形成了科技型、智能型、自主创业型的务工新潮流。该区江宁街道村民刘军和同村的10多人到大连打工,月收入近3000元,他的妻子也在集镇里的服装厂打工。虽然比过去忙了许多,刘军却很高兴,他说:“忙是忙了一点,但一个月就能挣5000多元,忙也开心。
        创业——撑鼓农民钱袋子
        “今年有什么新项目?”这是现在江宁农村流行的问候语,大家见面都在聊项目、唠发展。李贤顺是江宁区禄口街道种植大户,他建起了20多亩的蔬菜大棚,种植了黄秋葵等经济作物,带领全村农民发展种植业;丁贵双是江宁区湖熟街道铝塑门窗加工厂老板,销售收入连续6年超过80万元,年均纯收入达10万多元,吸引了4名青年在他的工厂就业……近年来,在美丽农村建设过程中,南京市江宁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养殖业,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有关部门还充分利用职能优势,扎实做好农民创业的培训工作。在这些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农村形成了人人比致富、户户谋发展的热潮。
        科技——助推农民生产生活
        提起科技培训,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种植大户李光猛深有感触:“以前办农业种植培训班,都是近百号人坐在一起,听专家讲课。专家一板一眼地讲,我们迷迷糊糊地听,坐在后边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听不见。现在好了,专家直接到地头,不会的手把手教,那些新事物我们都能接受了!”近年来,江宁区各相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办班授课,办班的形式依据农民的意愿不断翻新:进村入户开小班,依据当地发展特色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农村向一村一品发展。到种植大户家的地头,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保证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大家学科技、学知识的劲头也更足了,涌现出学科技、用科技、比收入的新热潮。
作者: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