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06.07.2015  10:28

  近年来,江南大学紧密围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导师团队和创新实践平台等环节和要素,着力挖掘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该校加强第一课堂,普及创新理念。探索分层次教学,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试方式。专门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突出问题意识和应用导向,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现代化工具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改进实验教学,宣传专利知识,在一年级学生中选拔人才,试行选作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实验兴趣。加强实践教学,专业理论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提高实习实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该校渗透第二课堂,提升创新素养。开设讨论班,为学生讲解前沿理论和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强调学生过程参与,引导学生做好自主选题、自主组队、主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开展专家讲座,经常性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访,举办学术讲座,交流碰撞思想。积极开展学科竞赛。采取项目化运作模式,建立了学院-学校-赛区-全国-国际逐级选拔机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参与,辐射带动面广。
  此外,该校还积极打造导师团队,激发创新精神。积极推行导师制。教师牵头、学生参与,进行各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创业项目、挑战杯项目、各类专利申请等的申报与实践;导师积极发挥作用,使高年级带低年级,先进生带后进生,力争人人有项目,班班出成绩。打造指导教师团队。数学建模、高数竞赛、物理竞赛等指导教师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既各自发挥专长,又团结协作,参赛培训体系也逐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