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首发创新活力指数 资源潜力增幅迅猛

04.07.2017  07:31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3日电(记者 申冉)7月3日,刚刚两周岁的南京江北新区和紫金传媒智库首次携手,共同发布《2017南京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报告》,创建全国国家级新区中首个创新活力指数。

  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由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和南京江北新区联合提出的区域创新评测理论。

  据紫金传媒智库副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介绍,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包括创新资源潜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产业组织、创新驱动成效四个一级指标,以及创新主体资源、地区经济基础、技术资源基础、人力资源集聚、资金集聚、技术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组织、经济产出成效、科技创新产出成效等二级测度指标和31个观察指标。

  从首次发布的创新活力指数看,江北新区成立两年来,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积极活跃,发展迅速稳健。江北新区承担着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重大期望和责任,从目前创新活力指数看,成为新增长极的发展态势明显。

  其中,第一个重要指数,创新资源潜力指数:2012-2016年,江北新区创新资源潜力指数由78.00增长到109.25,累计增长31.25,增幅达40.06%;从年度增长看,江北新区创新资源潜力指数年增长稳定在8%以上。

  尤其是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经济活力与增长极效应初显。江北新区是中国传统的化工业基地,重工业一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江北新区成立后,提出以工业4.0提升传统产业的产能效率,有序地迁、转、停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低价值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提升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4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2大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完成了从量增到质优的转换轨迹规划。

  同时,江北新区加快了领军人才和优质创新人才的集聚,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优质企业和人才聚。目前,江北新区企业每年净流入人口2.46万余人,常住人口达到172.14万余人,为保障江北新区发展注入了一定的外部人力资源。

  目前,江北新区每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超过22000个工作岗位,仅高新企业年均吸收应届毕业生3000人以上,其中,新增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超过10%,新增大学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比例超过45.89%,科技活动人员占比则超过30%。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指数是“江北新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指数”:创新资源集聚能力主要考察域内流动性资源的集聚,主要包括人口集聚、资金集聚、技术集聚。

  2012-2016年,江北新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指数由90.85增加到110.77,虽然整体累计增长幅度仅19.92,但在新区成立之后呈现出强劲的加速增长态势。2016年,江北新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指数相对2015年增长10.77%,相对建区前的2014年则增长了13.73%,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显著提升。

  从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三个维度看,经济集聚能力指数保持相对稳定。

  人口资源集聚能力指数在新区成立后,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增长拐点,2016年相比2015年增长了16.15%。通过调研发现,诸多的政策红利正在促成江北新区人口加速集聚的态势。未来10年江北地区的人口将从170万提升到260万,城市化率从60%左右提升到80%以上。

  江北新区多方位资金集聚能力加快推进,包括政府投资、金融机构投资、社会投资、企业投资和外资利用。而从2015-2016年两年的资金筹资结构来看,各种形式的筹资比例相对比较稳定,政府直接投入5%左右,企业投资占5%左右,金融机构投资30%左右,社会投资40%-45%,外资利用15%左右。

  江北新区技术集聚能力显著增强。从专利申请量看,江北新区的专利申请量占南京市比例从2011年的10.65%增加到2016年的15.20%,技术资源的区域集中度显著增强;尤其是近两年,受益于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专利申请占比显著提升。

  第三个方面,“创新产业组织指数”:2012-2016年,江北新区创新产业组织指数由2012年的92.36增长到2016年的106.24,累计增加13.88个百分比,累计增长15.03%;2014年后,江北新区创新产业组织指数开始加速增长,2016年以达到6.24%,与GDP增长速度相当,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在江北新区产业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显著增加。2012-2016年,江北新区辖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67家增长到323家,数量将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7.9%,并体现出加速增长态势,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高新企业数增长率超过25%,体现出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区内的快速集聚与孕育,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后续发展典型了基础。

  第四个指数,“创新驱动成效指数”:创新驱动成效主要考察域内的创新产出,主要包括直接的创新活动产出和间接的创新产出。

  2012-2016年,江北新区创新驱动指数从2012年的73.25增长到2016年的109.80,累计增加36.5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0.71%;2016年,相对2015年创新驱动成效指数增长9.80%,在科技创新产出、创新经济成效方面的持续增效也推动了创新资源在江北新区的加速集聚。

  从观察指标看,2012-2016年,专利申请与发明专利申请的量增非常明显,尤其是专利申请量翻了一倍以上。

  紫金传媒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在发布会上表示,与其他国家新区相比,南京江北新区的“创新”和科研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这里的大学和科研室的密集程度在整个华东地区都是少见的,对于国内外高端人和创新人才来说,科研资源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科研转化生产力的能力则是对新区平台支持力度的重要考验,从这两方面来说,江北新区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当中有绝对的优势。

  据悉,作为国内首创的新区创新评价体系和双方合作的核心产品,该指数将定期滚动发布。(完)

编辑:顾名筛
新华日报:南京江北新区法律服务园区启用
  本报讯 7日上午,南京江北新区法律服务园区启用,司法厅
南京江北新区法律服务园区正式运行
7月7日,南京江北新区法律服务园区正式启用,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