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江北新区规划建设 确定“四个先行”

24.11.2014  11:19

龙虎网讯 11月21日,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江北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坚持规划先行、改革先行、立法先行、生态先行,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早日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南京发展的重要新引擎。

21日上午,市委常委会集体考察了六合区、高新区中丹生态产业园和紫金(浦口)科技创业特别社区。随后,市委书记杨卫泽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市发改委、市规划局有关工作汇报,研究江北新区规划建设工作。杨卫泽和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分别讲话。

杨卫泽在讲话中说,要以全面科学的综合研判,深度把握江北建设发展的形势和使命。建设发展江北是南京人多年的梦想,在新形势下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发展机遇。但江北的发展也正面临产业结构不优、综合服务偏弱、污染负荷过重的“三大瓶颈”,规划和体制则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没有好的规划,发展就没有依据,就会“想到哪干到哪”,迷失方向、事倍功半,甚至做无用功。没有好的机制,就没有好的效率和效益。江北新区必须在规划和体制上动“大手术”,才能不负这块“好料子”。

杨卫泽强调,要以先行先试的创新理念,全力开创江北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做到顶层设计,“高起点、全覆盖”探索新区布局新模式。坚持规划创新、提高规划水平,坚持超前布局、预留发展空间,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发展,使江北新区成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相对独立、辐射周边的现代化新区。在规划中引入“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等先进理念,预留发展空间。在没有看准的情况下,相关规划宁愿少做或不做,努力做到多给后人留下赞叹和财富,不留遗憾和障碍。

二要坚持改革先行,做到破除藩篱,“敢创新、求突破”释放新区发展新红利。改革的力度有多大,江北新区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要重点突出思想先行、市场先导和管理放权、机制放活“两先两放”这个主抓手,推进改革落实到位。江北的做法,不是开发建设了多少楼盘,贡献了多少GDP,而是在改革创新上发挥了多大的先行先试作用。

三要坚持立法先行,做到于法有据,“创制度、重管控”塑造新区发展新优势。未来江北首先要构建的第一栋永久性建筑是“法治大厦”。制定一部覆盖江北新区基本制度和改革发展的“龙头”法,通过立法管控新区开发建设。坚决摒弃只重规划设计不重制度设计的思想,对重要制度、重要要求、重要指标予以制度固化。要凸显可操作性,最终实现新区发展有法可依、依法决策、守法建设。

四要坚持生态先行,做到绿色发展,“节约化、集约型”开拓新区建设新路径。必须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循环作为最具刚性的约束条件,突出绿色人文保护、突出低效用地开发、突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节能减排降耗。江北开发建设不是先扩张土地,而是要先开发低效用地。

杨卫泽强调,江北新区是承担国家战略使命、肩负改革创新任务的试验区、先行区,要以务实苦干的开拓精神,加快凝聚江北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强化战略思维和国际眼光,强化政策创新和制度构建,强化体制顺畅和机制科学,强化创业激情和实干氛围,打造一个充满梦想、魅力四射、运转高效、活力迸发的江北新区。要保持战略定力,对看准的、确定下来的事项,坚持不懈干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不为一时一地的发展快慢而轻易动摇初衷,不达目的不罢休。

缪瑞林对进一步推进江北新区规划建设提出要求。他说,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规划,尽快形成规划成果,让“规划图”真正变成“施工图”。尤其是产业发展规划要按照江北新区发展低碳、循环、绿色产业的方向,进一步梳理细化、聚焦重点,做好优化提升。要进一步抓好新区制度设计。抓好新区立法和抓好行使市级审批权限的制度设计,确保“新区的事情区内办、审批不过江”,努力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储备推进。围绕新区建设需要,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功能完善、产业培育发展、公共服务提供、历史文化彰显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棚户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和建设,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更多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全市上下合力推进江北新区规划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有关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同考察并列席会议。

(记者 吴明亮 张璐)

》》》》聚焦江北新区发展建设

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不走大兴土木盲目铺摊子的路

11月21日,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江北新区规划建设,提出“规划先行、改革先行、立法先行、生态先行”的四条原则,为江北新区未来的建设发展立下了规矩。 详细

后青奥南京发展不可限量 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紧锣密鼓

江北发展相对滞后,交通短板是主要客观制约因素。”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一峰说,江北大道的全线通车,再加上已经和即将开通的跨江地铁,不仅缩短了江南江北的交通距离,消弭了市民南北相望的心理距离,也激活了整个江北地区的“活力密码”。作为江北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和产城融合发展,已经在加紧谋划和推进。【 详细

南京市长抛出5大难题问计专家 推动江北发展是未来重点

缪瑞林在会上透露:“当前我们正在着手推动两件事情,一是启动江北新区的开发建设,二是启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记者了解到,《南京江北新区2049战略规划暨2030总体规划》即将公示,浦口片区、高新-大厂片区、雄州片区是江北新区中心城区的三大片区,即将开始全面建设。【详细】

政协委员做客龙虎网 谈“健康城市”助力江北新区建设

7月份的时候南京发布《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提出青奥会后南京将着力发展江北新区,这也是南京“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朱未易分析指出“健康城市”的建设理念能给江北新区建设带来三大好处。【 详细

专题:南京全面启动江北新区开发建设

》》》》聚焦南京医疗项目建设

南京提高2015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门诊医疗待遇

南京将调整2015年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门诊医疗等相关待遇,老年居民、其他居民的筹资标准比2014年提高60元,学生儿童的筹资标准提高20元。筹资标准提高了,意味着居民医保报销待遇水平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详细

南京年底前试点“诊间结算” 最快明年全面推广

南京将试点诊间结算,患者看完病在医生诊室里就可以完成缴费。第一家试点医院是南医大二附院,最快明年可以在南京地区医院全面推广。【 详细

南京明年起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 最高比例达80%

2015年1月1日起,南京将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昨天,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开展城镇职工和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从中获悉,起付标准暂定为2万元,将不设最高支付限额。其中,职工医保报销比例最高可达80%。【 详细

年底前市属医疗机构完全开放预约挂号 先在四个区试点

高淳、溧水的居民,若得了重病,每次进城看病就医,路途遥远且繁琐。在昨天举行的2014南京智慧医疗发展推介会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前,高淳、溧水的医院,将与南京各大市级医院组建远程会诊中心,高淳、溧水的居民不用坐车进城,就能够享受到全市各大医院专家的联合会诊。【 详细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