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次清明祭 江东门纪念馆首次响起“紫金草”和平歌声

04.04.2016  14:40
  交汇点讯 清明,南京,阴云含悲,翠柏挺立。4日上午9点半,夏淑琴等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幸存者及后代50余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哭墙)前祭拜亲人。日本友人大门高子和南京孩子们一起首次祭唱了《紫金草的故事》。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这是名单墙前第21次清明祭奠,也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的第二场民间追悼活动。

  默哀、焚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下,每一片菊花瓣都铭记1937年末的那段历史。当年被日军屠杀的南京民众很多无尸体留下,无墓无碑,但他们的名字如今刻在名单墙上,供后人凭吊和哀思。今天,亲人们念着他们的名字,双手摩挲着墙上他们的名字,献花,点烛,磕头。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代表夏淑琴带着女儿和孙女来祭奠逝去的外公外婆父母等一家七口人。

  88岁的向远松老人携子女向三叔向忠林、哥哥向远高献花、进香、祭拜。向远松说:“侵华日军当年制造人间惨剧,罄竹难书,我们后人永远不能遗忘。我要向所有死去的同胞说,国家昌盛,民族富强,你们安息吧!我们的孩子们啊,也一定要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每到清明节,很多幸存者和遗属都会聚到纪念馆名单墙前祭奠亲人和悼念遇难同胞。收集遇难者的名单并为其建造名单墙的创意,是从1993年实施的。1995年12月建成时,名单墙原长43米,高3.5米,刻有3000个遇难者名字,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此后,经4次镌刻,名单墙上现刻有10505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每年清明节办祭扫活动,就是要告诫世人,尤其青年一代牢记历史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清明是中国人追忆逝者的时节,能够在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此地参加清明祭扫活动我感慨万千。”日本友人大门高子专程从日本赶来参加祭奠,她和南京小银星合唱团的孩子们合唱歌曲《紫金草的故事》。“花的种子哟,来自大海的彼岸,带着期待哟,在这里生根开花。和平的花,紫金草……”深情舒缓的歌声,感人而优美的词曲描述了一名经历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对战争的反思、对中国人民谢罪的深刻忏悔和对永久和平的强烈愿望。二月兰是南京的一种野花。1939年,日军军医山口诚太郎看到南京城郊的废墟之上,开着这种淡紫色的花,他将二月兰的种子带回日本培育,并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紫金草”。不仅如此,山口和他的后代不断努力,将紫金草的种子在日本的多地播撒,希望这个来自南京的顽强的和平之花能警醒日本人和后代。紫金草渐渐在日本更多的地方开放,现在成了寄托中日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心愿的和平之花。被这段史实感染的日本词作家大门高子女士创作了长达1小时的组曲《紫金草的故事》,并组建“紫金草合唱团”,10多年来巡演上千场,用歌声唱响和平,反省战争。

  大门高子女士说,她出生后10天,家乡遭美军轰炸,“要不是妈妈抱着我跑出火海,我当时就不在了。后来我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希望孩子们不要再尝战争的苦果。”为孩子们进行和平教育过程中,大门高子接触到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包括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慰安妇等史实,深感日本军国主义的危害,“不知多少人被夺去生命,不知多少的人生遭扭曲,这些真相要告诉后人。

  “爱花、爱唱歌、爱和平”是紫金草合唱团共同遵守的信条。大门高子说,不管是哪国人,都爱好美好的东西,人性是互通的,人心是互通的。

  大门高子身上佩戴的紫金草徽章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特意订制的,由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设计。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告诉交汇点记者,今年第一次邀请日本友人,《紫金草的故事》的词作者大门高子等来馆唱响和平之歌,就是要在祭奠逝者的同时,提醒后人莫忘历史,维护和平。他将自己佩戴的紫金草徽章送给记者,大门高子也将紫金草的日版绘本送给记者“希望这个清明节,大家一起传递和平呼声”。愿逝者安息,和平之花盛开。

  祭奠仪式后,南京特教学校美术系的同学们献上书有“生者警醒、逝者安息”的纪念花圈。一些学生、部队官兵和市民也纷纷献花悼念大屠杀遇难者。在铜脚印路附近,记者巧遇哈尔滨来南京旅游的一家三口,女儿何花泽今年11岁,她举着菊花献给张纯如的铜雕塑:“我知道她,她写书,告诉全世界南京大屠杀历史,她死了,我也祝她在天堂安息。” 交汇点记者沈峥嵘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