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农委组织召开全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与稻田综合种养现场观摩与培训会

28.08.2017  12:12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水平,推进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培育新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8月25日,常州市农业委员会在溧阳市组织召开了全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与稻田综合种养现场观摩与培训会,各辖市、区农林(业)局分管领导;植保植检站、作物栽培站(农业服务中心)站长(主任)及专业技术人员;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水稻绿色防控的单位、专业化合作组织负责人及种粮大户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
        参会人员观摩了溧阳市上兴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绿色优质再生稻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万卓家庭农场稻田综合种养——稻-小龙虾示范基地。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内太阳能智能杀虫灯,稻纵卷叶螟、大螟性诱捕器在田间错落有致,到目前只开展了2次化学防治,有效的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再生稻示范基地创造了今年我市最早新米记录,8月11日收割实产达680公斤,二茬稻预计还将有150-200公斤产量;稻田综合种养——稻-小龙虾示范基地内水田相连,养殖小龙虾较高的经济效益倒逼水稻种植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稻田除草依靠灌水和龙虾啃食,有机大米加生态龙虾产生双重效益,新综合种养模式增效明显。
        培训会上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田子华做了“推行绿色防控、推进绿色生产”、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常州市通威渔业有限公司陈卫忠做了“综合种养,一虾一稻”的专题报告。从国家层面到田间地头对开展水稻病虫绿色防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培训,对示范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稻-小龙虾等新型种养模式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现实依据。
        常州市农委总农艺师徐加宽出席会议,并对全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综合种养模式推进、水稻当前至收获田间管理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坚定信心,深挖潜力。粮食生产是我市第一大生态产业,小小水稻田可以做出生态大文章。要积极开展绿色生产,探索推广适合本地的综合种养模式。二是优质优品,增效增收。进一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品,各地要积极推进区域化产业集中,形成区位品牌效应。三是抢抓穗期,后期田管。各地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要针对今年本市水稻品种布局复杂,生育进程差异等具体情况,做好分类指导,增强水稻病虫防控的主动性,立足打准破口期,保证防治效果,要突出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确保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稻米质量安全。后期田管要立足水浆管理,水稻籽粒充实物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作用,提高抽穗后的高积累、高转化是实现高产的关键,要活水养稻,间歇灌溉,保持“浅——湿——浅——间歇”灌水模式,蜡熟期以干为主,同时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和防灾抗灾的应急准备。
泗洪县农委加强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为确保水稻抽穗扬花期病虫防治准确,效果显著,农业委员会
建湖县钟庄街道加大水稻病虫害防治力度
    近期阴雨天气偏多,气温偏低,农业委员会
农户村干学习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昨天,市农委组织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观摩会,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