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频仍倒逼城市建设思路 应重视天然蓄水库

11.08.2015  12:15

        10日,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影响江苏,南京从早晨7:00开始下起一阵紧一阵的台风雨,截至当天17:00,主城区平均降雨量约132.4毫米,从老城到郊区,从河西到城北,再次出现较大范围积淹水。淹水道路上,私家车“左冲右突”,十分狼狈,在退水后的石头城,市政工人捡到8块车牌,等待车主认领。

        今年汛期以来,南京已第4次出现这样的“震撼画面”,所谓的“城市看海”,不过是苦涩的冷笑话。10日的这场强降雨,我省多个城市也出现大面积的积淹水。我们的城市为何在大雨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按理说,青奥过后,南京大规模的城建告一段落,马路整修一新,阻水滞水点减少,排水更顺畅才是。但市政养护管理处周春峰认为,大雨浇出城市“原形”,“表面光”掩盖不了地底下的欠账。像广州路位于五台山下,自从内秦淮河北支在中山大厦处被填埋后,只能通过又弯又长的下水管从乌龙潭处排入外秦淮河,流速不够,因此每逢大雨即淹。河西是个新城,按理说不该淹,可江东路万达广场、集庆门大街处每次下大雨就淹,昨天积水又漫过脚踝,原因除了附近的河道填埋截断,还有地下管道对接不畅的问题。

        南京水利局巡视员、原水利局长王凯认为,城市防汛把“”押在地下管网、泵站能力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水系、水域的支撑。水利部门有个测算,长江中下游城市水域面积占比10%,这样才能蓄洪纳滞,降低汇水量,减少路面积水,防洪才算有基本保障,可南京城区这一比例只有6%左右。河西过去河塘纵横,水域比曾高达20%-30%,是南京茭白、莲藕、荸荠等“水八鲜”主产地,如今只剩下几段“羊肠河道”,像胜利河、上新河历史上有二三十米宽,如今胜利河只剩10来米宽,上新河则“不见”了,南湖面积也只有过去的1/3,所以大雨即淹。

        不独南京。武汉滨江滨湖,号称“千湖之城”,近50年来100座天然湖泊“人间蒸发”,如今的汛期大暴雨,经常出现“车在水上漂、人在水中趟”的场景。主管南京总规修编的南工大教授蒋玲分析,目前城市规划的路网、电网、水网“三张网”中,“水网”重视不够,保护最弱,这既有开发理念问题,认为保留河塘城市碎片化了,应该填掉;也有市场利益驱动,像河西土地出让高的已有2万元/平方米,多填出一亩地来,就有千万元的出让金。

        “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王凯说,城建急功近利,能硬化的硬化,能强排的强排——城市成了一块“水泥板”,雨水下不去又蓄不住,哪有不淹的道理?“河道、湖泊、湿地不仅维护水安全、水生态,规划建设好了,还提供水景观,提升城市价值。要告别‘向水里要地’的短视,斩断填河造地的产业链。

        水患频仍,倒逼城市建设思路调整。蒋玲认为,城市要告别摊大饼式开发,在城市周边、主城和新城之间,留有农田水网、绿地山林的呵护和缓冲,这些农用地、山林地就是城市的天然蓄水库。新城建设中尤其要保护好水系水脉,即使为了开发需要调整水系,也须“占一补一”,在市政园林建设中予以补偿。

        城市增加“水容量”、改善水生态,建成区同样有潜力可挖,从屋顶、马路到地下,都可通过改造增加调蓄功能。水利专家介绍,小区、屋面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汇集到地下“水库”,处理后用于绿化、做水景,南京就规定2万平方米以上小区须设雨水回用设施。镇江则申报成功“全国海绵城市”试点,通过透水路面、植草沟等把雨水渗入地下,下雨时补充地下水,天晴时调节小气候。“其中马路绿岛的改造尤其值得推广”,王凯介绍,眼下多数绿岛高于路面,下雨时黄泥水都淌出来了;如今比路面降10—15厘米,下雨时雨水流入绿岛,15毫米以下的降雨马路形不成径流,绿岛短期变成了人工湿地,可对雨水进行生物预处理,“马路污渍、油烟多,初期雨水的COD高达1000多,若不是绿岛截留,就直接下河了!”(顾巍钟)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